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226节(2 / 4)
张文心着重阅读她做了标记的地方,情况确实如她所说,问:“这边不近海,那我们做什么罐头?水果?”
“对。”于知乐递出一张简单表格,“我问过李爷爷,每个季节的应季水果不少,不用担心生产原料问题。”
张文心接过,纸上已经详细列出每个季节能做的罐头。春季是樱桃,夏季是杏和各种桃类,秋冬季节则可以做苹果、山楂和梨。
“行,那我下午去一趟市区。等审批下来了,我再和建房子的人沟通。”她说。
于知乐说:“嗯,可以让葛泰去联系周边种植水果的村子了。做好准备,十月初就要带产品去粤省了。”
张文心点头,准备去通知葛泰,又被她叫住,转身看她。
于知乐斟酌了一会,说:“到时十月也会有一次,你提前做好准备,厂里要大换血了。”
末了,她又补了一句:“你顺便去一趟书店,如果有高中教辅资料,带点回来,多多益善。”
“你的意思,不会是……?”张文心从不怀疑于知乐的决策,只是这次的消息过于震惊,忍不住再三确认,“真的假的?高中的教科书?”
在她们面前暴露了系统后,于知乐便不再顾忌,偶尔会向她们透露一些节点事件。
得到她的肯定回复,张文心有些恍神,呆呆愣愣往外走。
她没往外透露一点风声,不过每次去市区,都会想法子弄些教科书,放到文化室给大家学习。
开春,天气逐渐变暖。罐头生产线的厂房逐渐成形,大家开始忙活定在清明节前后的招聘会。
时间如流水飞逝,1977年4月4日悄然而至。
清晨七点,海隅食品厂大门外人头攒动。所有人翘首以盼,终于等来了李爷爷。
他拿着大喇叭,喊:“按照箭头去指定地点报名!”
第210章
李爷爷的声音被嘈杂声淹没。
关键时候,陈昭用小板车拉着音箱来救场。他将麦克风调到最大声,说:“开门后,所有人按照指示牌前往指定地点报名,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了解大家的情况进行初次筛选,当场通知第一轮的结果。进入第二轮的人会当场进行一次考试,三天后出考试结果,通过的人再进行实操培训。”
他的声音一出,外面的人安静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是陈昭,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他的电台节目,特别有意思。”
“我在邻居的电视上见过他,他真人比上电视还俊,声音也更好听。”
陈昭喊了几声安静,无果,只能继续硬着头皮重复上面那一段话。
接着,他将音箱拉进门卫室,朝李爷爷点了点头。
哐当一声,门上的锁头被打开。李爷爷和方爷爷一人抓着一扇门,缓缓拉开。
来应聘的人一涌而出。进了厂,他们却放慢了脚步,打量起厂内的环境、设计。
路过装修别致的文化室和大礼堂,议论声稍稍提高。到了偌大的篮球场,很多人忍不住发出惊叹声。
因为站在体育场门口把关的是于齐、于迟和于霖,其中两位是这几年的荧幕常客。
第一批人到了面前,于齐大声说:“每次只能进去三十个人,等所有人面试结束,下一批人才能进去。”
闻言,众人手忙脚乱开始排队。队伍绕了一圈又一圈,几乎蜿蜒到工厂大门。 ↑返回顶部↑
“对。”于知乐递出一张简单表格,“我问过李爷爷,每个季节的应季水果不少,不用担心生产原料问题。”
张文心接过,纸上已经详细列出每个季节能做的罐头。春季是樱桃,夏季是杏和各种桃类,秋冬季节则可以做苹果、山楂和梨。
“行,那我下午去一趟市区。等审批下来了,我再和建房子的人沟通。”她说。
于知乐说:“嗯,可以让葛泰去联系周边种植水果的村子了。做好准备,十月初就要带产品去粤省了。”
张文心点头,准备去通知葛泰,又被她叫住,转身看她。
于知乐斟酌了一会,说:“到时十月也会有一次,你提前做好准备,厂里要大换血了。”
末了,她又补了一句:“你顺便去一趟书店,如果有高中教辅资料,带点回来,多多益善。”
“你的意思,不会是……?”张文心从不怀疑于知乐的决策,只是这次的消息过于震惊,忍不住再三确认,“真的假的?高中的教科书?”
在她们面前暴露了系统后,于知乐便不再顾忌,偶尔会向她们透露一些节点事件。
得到她的肯定回复,张文心有些恍神,呆呆愣愣往外走。
她没往外透露一点风声,不过每次去市区,都会想法子弄些教科书,放到文化室给大家学习。
开春,天气逐渐变暖。罐头生产线的厂房逐渐成形,大家开始忙活定在清明节前后的招聘会。
时间如流水飞逝,1977年4月4日悄然而至。
清晨七点,海隅食品厂大门外人头攒动。所有人翘首以盼,终于等来了李爷爷。
他拿着大喇叭,喊:“按照箭头去指定地点报名!”
第210章
李爷爷的声音被嘈杂声淹没。
关键时候,陈昭用小板车拉着音箱来救场。他将麦克风调到最大声,说:“开门后,所有人按照指示牌前往指定地点报名,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了解大家的情况进行初次筛选,当场通知第一轮的结果。进入第二轮的人会当场进行一次考试,三天后出考试结果,通过的人再进行实操培训。”
他的声音一出,外面的人安静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是陈昭,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他的电台节目,特别有意思。”
“我在邻居的电视上见过他,他真人比上电视还俊,声音也更好听。”
陈昭喊了几声安静,无果,只能继续硬着头皮重复上面那一段话。
接着,他将音箱拉进门卫室,朝李爷爷点了点头。
哐当一声,门上的锁头被打开。李爷爷和方爷爷一人抓着一扇门,缓缓拉开。
来应聘的人一涌而出。进了厂,他们却放慢了脚步,打量起厂内的环境、设计。
路过装修别致的文化室和大礼堂,议论声稍稍提高。到了偌大的篮球场,很多人忍不住发出惊叹声。
因为站在体育场门口把关的是于齐、于迟和于霖,其中两位是这几年的荧幕常客。
第一批人到了面前,于齐大声说:“每次只能进去三十个人,等所有人面试结束,下一批人才能进去。”
闻言,众人手忙脚乱开始排队。队伍绕了一圈又一圈,几乎蜿蜒到工厂大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