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225节(3 / 4)
“是,不过《还珠格格》只是借用了背景。”薛皎跟妈妈解释。
冯英不在意道:“知道,电视剧编得嘛,好看就行,那章子是咋回事?电视剧里没演啊。”
薛皎说:“因为乾隆皇帝,是个盖章狂魔,他有……等我看下——”
薛皎低头搜了一下,念道:“据统计,乾隆的印章有1800多方,平均每隔十二天就要制作一枚新印章。(注)”
天成帝坚强地又坐了起来,不等他开口,已经有大臣跪伏下去:“不可啊陛下!”
二十五块玉玺还能接受,一千八百多枚……天人这皇帝怎么回事!荒唐!
天成帝委屈,怎么就不可了,人家皇帝有,他没有!
……
冯英:……
薛奶奶:“这皇帝不干正事,浪费嘛这么不是。”
薛青山:“这么多章,他盖得过来吗?”
“盖不盖得过来不知道。”薛皎无奈道:“反正他盖得蛮多的,喜欢的书画作品都被盖了超多的章,据说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二十八个字,盖了一百七十二个章。”
大家:……
薛爷爷:“那……那人家书法家写的字,还能看见吗?”
薛皎:“不知道,我没看过。”
“糟蹋宝贝!”薛爷爷下了定论:“我要是那王、王羲之,棺材板掀了爬起来告诉他,不稀罕他喜欢!”
浅浅了解了“盖章狂魔”的事迹,对于故宫里头处处可见的章,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好歹他们这章,都是盖在空白处,专门买的本子呢。
又逛了很有名的慈宁宫,御花园等等。
吃了很有名的文创雪糕,终于不是盖章了。
钟表馆倒是很有趣,薛珍被各种不同造型的华丽钟表吸引了注意力,也忘记追问妈妈《还珠格格》后面的故事了。
反正她还可以跟妈妈在一起待好几天,每天晚上妈妈都抱着她给她讲故事,她一点儿都不着急。
逛完钟表馆,又去了珍宝馆,这里头好东西可太多了,一眼两眼不够瞧,越看越让人惊叹,古代匠人的技术与审美。
唯一可惜的是人太多了,本来就是热门场馆,还赶上国庆,人挤人人挨人,看得不是很尽兴。
薛皎已经打算,以后有机会再来一趟,再仔细看看。
在珍宝馆多留了一会儿,因为太好看了。
出来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这个季节故宫傍晚五点就会闭馆,接下来的行程走的走得比较匆匆,不过后面几个比较著名的,大都是因为某宫斗剧大火的几个打卡点。
薛皎爷爷奶奶没看过,她爸妈看过,但也只是看过,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大家拍几张照就算了。
那个挺有名的“珍妃井”也去看了,这个不用薛皎讲解,旁边有立牌介绍。
[以史为鉴:小天女所言英法联军是1860年,这是1900年,过去四十年。] ↑返回顶部↑
冯英不在意道:“知道,电视剧编得嘛,好看就行,那章子是咋回事?电视剧里没演啊。”
薛皎说:“因为乾隆皇帝,是个盖章狂魔,他有……等我看下——”
薛皎低头搜了一下,念道:“据统计,乾隆的印章有1800多方,平均每隔十二天就要制作一枚新印章。(注)”
天成帝坚强地又坐了起来,不等他开口,已经有大臣跪伏下去:“不可啊陛下!”
二十五块玉玺还能接受,一千八百多枚……天人这皇帝怎么回事!荒唐!
天成帝委屈,怎么就不可了,人家皇帝有,他没有!
……
冯英:……
薛奶奶:“这皇帝不干正事,浪费嘛这么不是。”
薛青山:“这么多章,他盖得过来吗?”
“盖不盖得过来不知道。”薛皎无奈道:“反正他盖得蛮多的,喜欢的书画作品都被盖了超多的章,据说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二十八个字,盖了一百七十二个章。”
大家:……
薛爷爷:“那……那人家书法家写的字,还能看见吗?”
薛皎:“不知道,我没看过。”
“糟蹋宝贝!”薛爷爷下了定论:“我要是那王、王羲之,棺材板掀了爬起来告诉他,不稀罕他喜欢!”
浅浅了解了“盖章狂魔”的事迹,对于故宫里头处处可见的章,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好歹他们这章,都是盖在空白处,专门买的本子呢。
又逛了很有名的慈宁宫,御花园等等。
吃了很有名的文创雪糕,终于不是盖章了。
钟表馆倒是很有趣,薛珍被各种不同造型的华丽钟表吸引了注意力,也忘记追问妈妈《还珠格格》后面的故事了。
反正她还可以跟妈妈在一起待好几天,每天晚上妈妈都抱着她给她讲故事,她一点儿都不着急。
逛完钟表馆,又去了珍宝馆,这里头好东西可太多了,一眼两眼不够瞧,越看越让人惊叹,古代匠人的技术与审美。
唯一可惜的是人太多了,本来就是热门场馆,还赶上国庆,人挤人人挨人,看得不是很尽兴。
薛皎已经打算,以后有机会再来一趟,再仔细看看。
在珍宝馆多留了一会儿,因为太好看了。
出来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这个季节故宫傍晚五点就会闭馆,接下来的行程走的走得比较匆匆,不过后面几个比较著名的,大都是因为某宫斗剧大火的几个打卡点。
薛皎爷爷奶奶没看过,她爸妈看过,但也只是看过,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大家拍几张照就算了。
那个挺有名的“珍妃井”也去看了,这个不用薛皎讲解,旁边有立牌介绍。
[以史为鉴:小天女所言英法联军是1860年,这是1900年,过去四十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