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 126 章(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看惯了太多荧幕悲欢离合,很难再将情绪投入到民国这个充满了谍战、军阀、日寇的年代,去看什么游春、春游。
  可是《奇谈》不愧为奇谈,第一集开篇,来得不是军官卧底,而是一位儒雅随和的商人。
  《赋游春》讲的不是什么诗情画意,春意盎然的爱情故事。
  依旧是一张图引发的历史传奇。
  民国动荡时期,做古玩的最喜欢做洋庄生意,也就是把国内的古玩玉器高价卖给洋人。
  商人经历过国家变迁,不少人根本没有所谓的国家荣誉感,不过是乱世谋生,混口饭吃。
  古玩商铺,几个商人对着古董瓷器一番品鉴,准备恭恭敬敬的递给洋大人们,还没出门,就被人拦了下来。
  那人身穿长衫,眉峰入鬓,目光温柔,“你们想把这瓷器卖多少钱?”
  古董商出数,“至少黄金百两。”
  那人笑道:“那我买。”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奇谈:赋游春》的主角董丛碧,以黄金换古董,压下了同行想销给外国人的珍宝。
  不过是两集罢了,张旻哲熟悉的面庞,精湛的演技,给观众们展现了一位身处乱世,心系国家的儒商形象。
  瓷器、珠宝、琉璃、字画。
  洋人大肆收购、抢夺的珍宝,只要是董丛碧听闻了消息,便会从中阻拦,保护国宝。
  他有钱,便倾囊买下。
  他没钱,便游说众多富商官员,力保祖宗财产。
  有些寻得同盟成功了,有些费尽周折失败了。
  区区开篇,就叫观众感受到了在乱世做一个爱国之人的艰难困苦。
  直到一副价值连城的《游春图》现身,引出了亚伯戴维斯饰演的洋大人,奇谈进入了“赋游春”的主线。
  当这位身穿西装,神情倨傲的洋大人出现,几乎所有观众都忘记了自己多么喜欢他扮演的史密斯神父,心里只有痛苦斥责。
  “该死的洋人!”
  然而该死的,又何止是掠夺珍宝的洋人,更多的是利欲熏心的商人。
  为了售出高价赚取暴利,他们走私倒卖、毁坏珍品,无恶不作。
  洋人是握刀人,他们便是刀。
  果断利落的刺入同胞身体,与外人握手言欢。
  如果说《奇谈:日冕图》是古代侠士将相为了国之未来引发争端。
  那么《奇谈:赋游春》则是民国商人为了国之历史慷慨而行。
  国不定,难存珍宝。
  羸弱战乱的民国,有多少宝物,都不过是有钱人的玩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