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大院来了个大美人 第7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篇文章里,谢茉回望了几千年历史,虽短短几行文字,但她却用凝练的语句和排比句式,写出了恢弘气势;她回顾了近几十年的艰辛,一字一句无不在肯定勇敢坚韧的国人,用血水和汗水在这片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大地上蕴养出希望的花,结出甘美的果实;最后,她用大篇章展望未来,在她的笔下,未来国家会腾起而飞,跻身世界大国、强国,那时国富民强,那时物质丰裕,那时……
  她描述了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未来。
  且她字里行间的坚定,令人不得不信服。
  她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信任,浸透在每一个笔画里。
  待谢茉端着果盘悠悠踱步进书房,抬眸对上的便是卫明诚漆黑幽亮的眼眸,像两簇熊熊燃烧的烈火,足以烤透躯干,触及灵魂。
  谢茉心尖一晃,脚步倏地顿住。
  这到底是扑火啊,还是火上浇油?
  第078章
  就在谢茉进退维谷之际, 卫明诚一抖手里的纸页,低声道:“你描述的未来令人不敢想象,但……着实让人向往。”
  因心绪波动, 嗓音略沉哑。
  谢茉怔忪片刻,意识到将将自己会错意, 轻咳一声, 努力撇掉细微的尴尬之情, 谢茉语气坚定:“会实现的。”
  卫明诚惊讶于谢茉的笃定,斟酌了一下,他问:“以当今的情况论,要实现你文章里的愿景, 要近百年吧?”
  谢茉却回答道:“用不了那么久。这场纷乱结束,调动全国人民的力量,齐心建设, 三五十年便可实现。”
  顿了顿, 谢茉说:“而你知道这场纷乱持续不了太久……”
  卫明诚低语:“不会超过十年。”
  谢茉惊愕:“嗯?”
  她是后世过来的人, 知道历史走向, 的确如卫明诚所说,五六年后, 纷乱源头被粉碎, 许多人陆陆续续平反, 社会各方面逐渐恢复秩序, 包括引动千万人的高考。
  可卫明诚不知道啊, 他是怎么判断的?
  卫明诚说:“只拿咱们现在大学的选才机制来说,自愿报名、群众举荐、领导批复, 最后学校再复审,这等同于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的察举制, 这是一种历史倒退。”
  “可能会迂回波折,但历史始终奔涌向前,这一点有几千年历史为证,毋庸置疑。”
  见谢茉点头,卫明诚又说:“先前报纸上提到,如今大学要开补习班。”
  谢茉当即了然,一脸复杂地说:“因为推荐入学的学员底子太差,跟不上大学课程。”
  谢茉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有一个工农兵学员被举荐到全国顶尖大学学习,却连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公式都看不懂,教授哪怕从中学知识讲起,他也听得一头雾水,教授气得要把人退回去,却被拦住了,因为这个学员他有个当革委会主任的舅舅,自己还在洪水中驮回两人,是抗洪救灾模范人物。
  教授悻悻而归。可这学员只有小学文化,上到四年级还早早辍学了,让他接触高校知识,为难他,也为难教授。
  可教室里的席位,他是实实在在占了一个,哪怕他啥都听不懂。
  这便是教育资源的大大浪费。
  而全国这样的人不知繁几。
  “长此以往,人才出现断层,发展受限,且举荐人为操纵空间大,容易造成不公,引发民愤。”
  “而这仅是教育一项,其他领域定也积攒不少不忿,汇总起来……民情汹汹,一不留心便可成滔天之势。”卫明诚说,“从报纸、广播和京里听到的消息推演判断,没几年了。”
  类比封建王朝,还有一点卫明诚没严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