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1 / 2)
谁都没有想到,一夜之间,太子又被废了。
新任小太子的位置还没焐热,端阳宫还没住半个月,就被请了出去。
这一次,却没有人敢对开平帝的决定提出质疑。
因为,代替皇长孙被立为太子的人,是武王。
消息传出皇宫,京城中,万民鼓舞,百姓们家家户户门口挂上了喜庆的灯笼和装饰,茶馆酒楼中说书先生也重新捡起武王千里取阿木汗首级的话本来讲,京城北方屯兵所的将士们更是欢欣雀跃,兵马司巡逻京城街道时,俱将铠甲擦得铮亮,戴上了喜庆的红绑带,昂首挺胸地进行执勤工作。
这个时节,若是有外地客商来到京城,一定会以为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明明元日已经过去两个月,此时的京城,却像是过年一般的喜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似乎要迎来崭新的日子。
一个月后,皇帝驾崩。
群臣拥立新帝登基,武王继承开平帝的皇位,成为大晟的第二位皇帝,改年号,祭天地,大赦天下。
时入仲夏,阳光盛大,天气已进入暑热之时。
一匹快马跃过翠绿的山林原野,踏过河流,来到新营建起来的东阳城。
东阳城在原先的东阳邑基础上重新设计建造,眼下只起了城墙和部分地基,看起来还很荒凉。
快马进入城门,沿着平整的主干道向前趋驰,不一会儿,便来到位于河流边的藩王府主体建筑区,这里的楼宇建造得井井有条,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藩王队伍全都驻扎在此。
信使亮明新帝的令牌,通过门口守卫的检查,翻身下马,来到王府之中。
信使穿过庭院,来到书房中,他抬头看去,见到朝南的窗户下面,夏日的阳光落在一身淡青色长衫的青年文士身上。
“报,京中来信!”王府护卫通报道。
青年文士回过头来,看向信使。
信使快步冲到青年文士身前,单膝跪地,禀报道:“周大人,皇上命小人传信给您,皇上说,让您久等了,京中一切都好,因为刚刚登基,事情太多,暂时走不脱,没办法亲自来见您,所以派小人来传话。”
周元瑢垂下头,看向信使,面带微笑道:“我已经听说了,皇上登基的事情,早就发了文书过来。”
信使道:“那便好,皇上怕您不放心,所以派小人过来当面解释。”
“他做的很好,我都知道了。”周元瑢笑道,“不过,就为了这么一句,千里迢迢过来,不嫌太麻烦吗?”
“也不是为了这一句,京城中还发生了许多事,写在信里也写不下,所以叫小人过来,是想着周大人有什么事都可以问小人,小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样啊,那你起来说话吧。”周元瑢道,“来人,给这位信使上茶水。”
少顷,茶水上桌,信使擦了擦脖子上的汗,端起茶水便牛饮起来。
见他喝得这样急,周元瑢不由得笑起来。
等着他喝完,喘匀了气,周元瑢便问他京中现在是什么情况,皇上现在在忙什么。
信使告诉周元瑢,皇上登基以后,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大理寺审判魏玄通极刑的奏折上批红,一件是决定迁都。
“这两件确实是大事,朝堂上肯定有不少人反对。”周元瑢思忖道,“看来,皇上一时间脱不开身,就是因为这个了。”
“是啊。”信使叹了口气,“上朝的时候,群臣一阵嗡嗡地叫唤,一刻不停,比苍蝇还讨厌,我……”
信使忽然闭上嘴巴,周元瑢笑吟吟地盯着他。
“小人听闻皇上十分头疼,不过,他的心意没有丝毫更改,所以,周大人可以放心,皇上一定会在今年内就确定迁都的。” ↑返回顶部↑
新任小太子的位置还没焐热,端阳宫还没住半个月,就被请了出去。
这一次,却没有人敢对开平帝的决定提出质疑。
因为,代替皇长孙被立为太子的人,是武王。
消息传出皇宫,京城中,万民鼓舞,百姓们家家户户门口挂上了喜庆的灯笼和装饰,茶馆酒楼中说书先生也重新捡起武王千里取阿木汗首级的话本来讲,京城北方屯兵所的将士们更是欢欣雀跃,兵马司巡逻京城街道时,俱将铠甲擦得铮亮,戴上了喜庆的红绑带,昂首挺胸地进行执勤工作。
这个时节,若是有外地客商来到京城,一定会以为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明明元日已经过去两个月,此时的京城,却像是过年一般的喜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似乎要迎来崭新的日子。
一个月后,皇帝驾崩。
群臣拥立新帝登基,武王继承开平帝的皇位,成为大晟的第二位皇帝,改年号,祭天地,大赦天下。
时入仲夏,阳光盛大,天气已进入暑热之时。
一匹快马跃过翠绿的山林原野,踏过河流,来到新营建起来的东阳城。
东阳城在原先的东阳邑基础上重新设计建造,眼下只起了城墙和部分地基,看起来还很荒凉。
快马进入城门,沿着平整的主干道向前趋驰,不一会儿,便来到位于河流边的藩王府主体建筑区,这里的楼宇建造得井井有条,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藩王队伍全都驻扎在此。
信使亮明新帝的令牌,通过门口守卫的检查,翻身下马,来到王府之中。
信使穿过庭院,来到书房中,他抬头看去,见到朝南的窗户下面,夏日的阳光落在一身淡青色长衫的青年文士身上。
“报,京中来信!”王府护卫通报道。
青年文士回过头来,看向信使。
信使快步冲到青年文士身前,单膝跪地,禀报道:“周大人,皇上命小人传信给您,皇上说,让您久等了,京中一切都好,因为刚刚登基,事情太多,暂时走不脱,没办法亲自来见您,所以派小人来传话。”
周元瑢垂下头,看向信使,面带微笑道:“我已经听说了,皇上登基的事情,早就发了文书过来。”
信使道:“那便好,皇上怕您不放心,所以派小人过来当面解释。”
“他做的很好,我都知道了。”周元瑢笑道,“不过,就为了这么一句,千里迢迢过来,不嫌太麻烦吗?”
“也不是为了这一句,京城中还发生了许多事,写在信里也写不下,所以叫小人过来,是想着周大人有什么事都可以问小人,小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样啊,那你起来说话吧。”周元瑢道,“来人,给这位信使上茶水。”
少顷,茶水上桌,信使擦了擦脖子上的汗,端起茶水便牛饮起来。
见他喝得这样急,周元瑢不由得笑起来。
等着他喝完,喘匀了气,周元瑢便问他京中现在是什么情况,皇上现在在忙什么。
信使告诉周元瑢,皇上登基以后,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大理寺审判魏玄通极刑的奏折上批红,一件是决定迁都。
“这两件确实是大事,朝堂上肯定有不少人反对。”周元瑢思忖道,“看来,皇上一时间脱不开身,就是因为这个了。”
“是啊。”信使叹了口气,“上朝的时候,群臣一阵嗡嗡地叫唤,一刻不停,比苍蝇还讨厌,我……”
信使忽然闭上嘴巴,周元瑢笑吟吟地盯着他。
“小人听闻皇上十分头疼,不过,他的心意没有丝毫更改,所以,周大人可以放心,皇上一定会在今年内就确定迁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