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5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带走胡平之前,罗成让他整理工业区的技术图纸材料。哪怕很多都是罗成以前自己设计的产品资料,都整理出来。
  这也是以防万一,罗成感觉自己现在在香江那样发展,在国内的话也早晚会出事。只不过他出身好,最初去香江的时候也是为了出口。并不是一开始就去香江当资本家的。
  起码在国内,他的身份背景依然是正的不能再正了,娶的媳妇茜茜更属于根红了。所以就算有事,罗成也感觉不会直接动他。
  要带胡平的子女甚至孙子之类的去香江,那就不能这样明目张胆的去了。罗成以出口的名义,又在工业区要了一辆商务车,在元宵之后。罗成根茜茜轮流开车,先带着胡平的儿子儿媳外加孙子出发了。
  至于胡平的女儿女婿,女婿也是出身不杂样的,只能等下一次罗成回来再带走了。这次没让高茹跟着一起走,让高茹自己坐火车先去深城等着,他到时候再去汇合。
  高茹要去新加坡,也要先从到香江再转去那边。又或者罗成直接安排私人船只送她去新加坡才行。否则她一个人的话,国内海口都出不去。
  就这样,在罗成的安排下,罗成带着人先跟茜茜回娘家了。这次在娘家住了一晚,然后罗成再开车带着胡平的儿子孙子们去深城了。到了深城,没有选择坐正规的轮船去香江,而是在货船的停靠点再带着高茹去香江的。
  在到达香江后,罗成跟胡平的儿子儿媳商量着,香江现在比较乱,如果他们只是想过简单的日子,打工挣点钱。那么别到香江了,跟着高茹去新加坡,帮忙管理工厂,哪怕他们没管理经验,一个人也都给一百五的工资。保证在那边能生活的很好。
  但在香江这边,他是没精力照应,而且像他们这样的,不能说身无分文,但也差不多。知道国内的钱在这边用不了,弄了点金子带过来的。但那点金子,要是他们一家几口,一个月不工作就活不下去了。
  可毕竟是受人之托,要是他们想留在香江打拼,做点生意什么的。那罗成可以给他们几百块钱当本钱。只要有头脑,在香江哪怕是摆一个吃食的地摊都比打工强,但香江乱,帮派多,警员跟土匪其实也没多少区别的。帮派要保护费,警员要茶水钱,性质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茶水钱这说法文雅点。
  给他们考虑的时间不多,因为高茹不会在香江停留多久。最终胡平的儿子儿媳带着小孩选择去新加坡。一是他们有小孩了,想图个稳定,如果以后有什么想法,完全可以在新加坡先打工挣一些钱。到时候有想法也可以进退有度,就这样,在来到香江的第二天,胡平的儿子儿媳跟着高茹又坐船去新加坡了。
  罗成在香江,只需要享受生活就可以。下面的工厂公司都有人打理,只有重要的事情,下面的人才会像他汇报,而他家里就有电话,谁有事找他,在家里接到电话再去处理都可以。
  而在香江这边,和预想的一样,年初各工厂加工的订单就开始暴涨了。上一年喊的招工口号,月入八十,那得加班才能拿到,现在不加班都有八十了。这加班的话,就破百了。这也就意味着普通人工资在香江突破三位数了。
  普通人有了钱,就有消费,有消费就能带动更多的消费。这也导致罗成一开始收购的一些民用产品厂生产的东西销量大增,罗成是躺家里钱都数不过来。
  而在国内,义安汽车工业区迎来了新的大规模发展。就在今年三月一号,也就是罗成刚去香港没几天,法国正式宣布跟台岛断交,跟本国达成建交。这老法为了表示建交的诚意,竟然采购了不少工业区的货车和客车,还有‘摸你了’等车辆。包含工程机械车辆叉车。
  这对于新担任工业区的区长和书记来说可是头等大事呀,不过有一点,新来的区长和书记都是地方单位出身,没在企业和工厂干过。在考虑问题方面,会求稳,不瞎折腾。这就导致一点,订单量是很大,但在考虑问题方面,更讲究贡献,占在国家层面考虑。
  没有跟罗成一样,因为东西出口了,就去跟上面的领导要物资。出口的外汇全部由国家部门去安排,只要换算成国内的货币给他们就好了。
  就这做法,得到了上面领导的点名表扬。不愧是机关干部出身,不像罗成一个市井小民一样,有点成就就跟上面讨价还价的。
  工业区在沉寂了将近两年,再次开始大量招工,增加生产线。
  但只过了两个多月,工业区的储备粮是直线下降。每招一个人,刚来肯定中午晚上这不要票的一斤粮是满额造。内部大米的购买,也是一斤不少的购买,再算上一些美食卷的福利票据。这光是粮食的支出,没有进账,靠以前多出来的储备粮哪里够这样搞呀。
  所以在五月中旬,工业区取消了食堂不要票的福利,一个人六十斤粮呀,这比内部购买粮食的福利还要大的很。而且工人除了农村来的,基本都有自己的定量。别看工业区现在的职工人数以万来计量,但农村来的,除非是走了关系的,否则基本没有。
  好在罗成这边也就表妹王月没有定量,但罗成人在香江,茜茜是可以帮他领定量的,给王月点粮票吃饭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一下就回到了以前吃饭要算着用票的时候了。好在厂里的福利票还在发放,美食消费抵用卷,工业和布匹的福利卷还在发放。这些卷其实在工业区这边也能当粮票用。
  另外一点,就是这些票卷很多领导家私下找人收了在百货大楼用,这要是把这个给取消不发了,可能来自外界的阻力更大。
  在六月,又是夏季,罗成回来了一趟。正好赶上了国内的第二次人口普查,现在国内的人口可没有十四亿,也就一半的数量,七亿多。可七亿里,却没有一个是罗成的儿子,茜茜还是没怀上。
  回来的这一趟,罗成参加了工业区的会议。又是一次推翻了以前罗成决策的会议,冰箱和空调需求量大。但区长发现一个问题,冰箱定价好像有些偏低,这本来就算是带有点享受产品的东西,普通人很难买的起,但地方单位和企业是能很轻松购买的。
  按照部件零售单算,区长发现一台冰箱五十块钱都挣不到,连一台手工叉车的利润都没有。
  意思就是,如果有人会自己组装冰箱,买了冰箱所有的部件,会发现根本就不怎么省钱。部件的利润比成品冰箱利润更大,这就有些不合理了。
  可能是工业区其他产品利润都很大,导致新来的区长看不上一台冰箱就挣这样一点钱了。在会议上提议冰箱涨价五十,取消以前分期购买的形式。并且准备印刷大量购买票,给全国各城市那些单位。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哪怕会议罗成也参加了,也没提反对意见。其实这两年冰箱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成为了家庭富裕的象征了。这要算家庭几大件什么的,在天户和四九城,冰箱肯定是最高级的大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