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康熙的掌中娇 第151节(3 / 4)
“平郡王?”
曹玥对平郡王不够了解,但也是听过这个名号的。
康熙解释道:“平郡王纳尔苏,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第七世孙,其父讷尔福,于四十年病故,此后便是由其嫡长子承袭爵位。虽是世袭罔替的爵位,纳尔苏受先祖庇佑,但也是个有本事才华的,配子清的嫡女,也算是天作之合。”
本朝的爵位有时候高低并不是衡量君恩的唯一标准,还要看这爵位能够承袭几代。
有些府邸的爵位并未世袭罔替,若是在几代过后,子孙后代中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立不了功绩,那爵位就会相应的被收回,成为京城中再普通不过的人家。
世袭罔替的人家便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子孙后辈不犯下大错,以至于被皇上剥夺爵位,就可以一直庇护子孙,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家中才更容易出现纨绔子弟。
康熙此番话中,不仅点出了平郡王纳尔苏的爵位是世袭罔替,更是说了他非纨绔,也算是间接的安了曹玥的心。
曹玥不觉得康熙有骗她的必要,可若真如康熙所说,仅凭借曹佳氏一族的底蕴,去做这位平郡王的嫡福晋,怕是还差一点火候。
自然,有她在宫里镇着,十三在前朝看着,平郡王应该是非常乐意这门婚事的。
不过这话却是不能说的,曹玥把冰过的饮子往康熙那边推了推:“皇上选的人,自然是极好的,只不过那也得平郡王和静禾愿意才行,妾可不愿意凑了一对怨偶,到头来惹得人埋怨。”
康熙登基以来,办过不少次选秀,每次选秀结束,他都没少指婚,在指婚之前,男女双方也都是未曾见过面的,他更是不会去问他们愿不愿意。
对他来说,他的指婚往往涉及朝政利益,即便是不愿意,也得忍着。
所以他倒是头一次听到人说,他给人指婚,还得人愿意的说法。
要是旁人这么说,他早就把人给撵出去了,偏偏这人是曹玥,他舍不得把人撵出去,只好顺着她的意思道:“你若是担忧,便寻个恰当的时机让他们相互看上一眼便也罢了。”
曹玥颔首:“那也得等选秀到了尾声才好。”
康熙是没什么意见的:“你安排好了,就命人来同朕说一声,朕自会召平郡王入宫。”
话说到这个地步,只肖双方当事人点头,这桩婚姻便可成。
只是曹玥来乾清宫,可不止这一件事:“这事儿您给解决了,还有另外一桩事儿要您给出出主意呢。”
康熙了然:“关于十四的?”
曹玥也是惆怅:“敏嫔都求到妾跟前了,听说大半个时辰前,十四贝勒去了十三府上,想来也是为了这件事。妾不愿因为静禾,以至他们兄弟反目,所以妾还是要劳烦皇上替妾思虑一二了。”
眼下正是夺嫡的关键时刻,太子被废,八贝勒被圈禁,剩下的阿哥里,五,七,十二三人毫无一争之力,九,十,十四三位贝勒如今又与十三走的近,颇有支持十三的意思。
余下的便只有直亲王,诚贝勒,和四贝勒了。
直亲王入朝最久,且在兵部权柄极重,又是长子,希望最大,不怪惠妃如此嚣张。
而十三虽是去了吏部,但于兵权上尚未涉猎,难得有个十四贝勒在兵部办差,稍稍有些权柄,曹玥可不愿因为这事儿给弄得兄弟失和,到头来得不偿失。
康熙端起饮子喝了两口,并未答应下来:“玥儿多虑了,老十四是个明理的,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如何的。”
他愿意给曹玥体面,同意她一切不过分的请求,可一旦涉及到前朝,他就有自己的考量。
胤礽被废,禁于咸安宫后,前朝那些大臣早就开始陆陆续续的给他上折子,让他重新选定太子人选,以安定江山社稷。
故而这段日子以来,他也一直在考察自己的那些儿子,除了早已经出局的,剩下的各有优劣。
只是若作为储君人选来看,皆是各有不足。
即便是他最宠爱的十三亦是如此。 ↑返回顶部↑
曹玥对平郡王不够了解,但也是听过这个名号的。
康熙解释道:“平郡王纳尔苏,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第七世孙,其父讷尔福,于四十年病故,此后便是由其嫡长子承袭爵位。虽是世袭罔替的爵位,纳尔苏受先祖庇佑,但也是个有本事才华的,配子清的嫡女,也算是天作之合。”
本朝的爵位有时候高低并不是衡量君恩的唯一标准,还要看这爵位能够承袭几代。
有些府邸的爵位并未世袭罔替,若是在几代过后,子孙后代中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立不了功绩,那爵位就会相应的被收回,成为京城中再普通不过的人家。
世袭罔替的人家便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子孙后辈不犯下大错,以至于被皇上剥夺爵位,就可以一直庇护子孙,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家中才更容易出现纨绔子弟。
康熙此番话中,不仅点出了平郡王纳尔苏的爵位是世袭罔替,更是说了他非纨绔,也算是间接的安了曹玥的心。
曹玥不觉得康熙有骗她的必要,可若真如康熙所说,仅凭借曹佳氏一族的底蕴,去做这位平郡王的嫡福晋,怕是还差一点火候。
自然,有她在宫里镇着,十三在前朝看着,平郡王应该是非常乐意这门婚事的。
不过这话却是不能说的,曹玥把冰过的饮子往康熙那边推了推:“皇上选的人,自然是极好的,只不过那也得平郡王和静禾愿意才行,妾可不愿意凑了一对怨偶,到头来惹得人埋怨。”
康熙登基以来,办过不少次选秀,每次选秀结束,他都没少指婚,在指婚之前,男女双方也都是未曾见过面的,他更是不会去问他们愿不愿意。
对他来说,他的指婚往往涉及朝政利益,即便是不愿意,也得忍着。
所以他倒是头一次听到人说,他给人指婚,还得人愿意的说法。
要是旁人这么说,他早就把人给撵出去了,偏偏这人是曹玥,他舍不得把人撵出去,只好顺着她的意思道:“你若是担忧,便寻个恰当的时机让他们相互看上一眼便也罢了。”
曹玥颔首:“那也得等选秀到了尾声才好。”
康熙是没什么意见的:“你安排好了,就命人来同朕说一声,朕自会召平郡王入宫。”
话说到这个地步,只肖双方当事人点头,这桩婚姻便可成。
只是曹玥来乾清宫,可不止这一件事:“这事儿您给解决了,还有另外一桩事儿要您给出出主意呢。”
康熙了然:“关于十四的?”
曹玥也是惆怅:“敏嫔都求到妾跟前了,听说大半个时辰前,十四贝勒去了十三府上,想来也是为了这件事。妾不愿因为静禾,以至他们兄弟反目,所以妾还是要劳烦皇上替妾思虑一二了。”
眼下正是夺嫡的关键时刻,太子被废,八贝勒被圈禁,剩下的阿哥里,五,七,十二三人毫无一争之力,九,十,十四三位贝勒如今又与十三走的近,颇有支持十三的意思。
余下的便只有直亲王,诚贝勒,和四贝勒了。
直亲王入朝最久,且在兵部权柄极重,又是长子,希望最大,不怪惠妃如此嚣张。
而十三虽是去了吏部,但于兵权上尚未涉猎,难得有个十四贝勒在兵部办差,稍稍有些权柄,曹玥可不愿因为这事儿给弄得兄弟失和,到头来得不偿失。
康熙端起饮子喝了两口,并未答应下来:“玥儿多虑了,老十四是个明理的,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如何的。”
他愿意给曹玥体面,同意她一切不过分的请求,可一旦涉及到前朝,他就有自己的考量。
胤礽被废,禁于咸安宫后,前朝那些大臣早就开始陆陆续续的给他上折子,让他重新选定太子人选,以安定江山社稷。
故而这段日子以来,他也一直在考察自己的那些儿子,除了早已经出局的,剩下的各有优劣。
只是若作为储君人选来看,皆是各有不足。
即便是他最宠爱的十三亦是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