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不知(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燕追哄了一声,傅明华便眨了眨眼,轻轻的:“嗯。”
  “郭翰此趟前往江洲,我猜着事情也不会那样顺利。”
  燕追不再提及崔贵妃的事,反倒提起江洲谢家来:
  “宇文家能死一些人,谢家的人却是不能这样碰的。”
  谢家必定也是猜到最这一点。
  文人手中的笔如刀,杀人于无形。
  一个不好,便是臭名昭著,流传后世。
  燕追以‘凌氏余孽’的名义,令郭翰闯入宇文家,确实是杀鸡儆猴,造势而已。
  他只是令郭翰以此事逼谢家迁徙,是不能动谢家的一人。
  谢家人若出事,朝廷哪怕师出有名,难免也会落下一个‘无能’的名声,皇帝威望也会大受打击。
  但若以此事逼迫谢家迁徙,却是可行。
  “三郎想要毁去谢家一些祖传书籍、族谱?”
  傅明华其实早就猜出了几分他心中的意图,此时问了一句。
  燕追目光闪了闪,没有否认:“最差也要如此的。我年幼之时,不懂何为世族之害。”
  虽说曾听孟孝淳说过,世族之害,在于把持朝政,左右朝局,可那时的他年纪太幼小,还不明就里,自然理解也不大深刻。
  直到年长一些,才隐约明白过来。
  此时书籍珍贵,大部份的书都掌控在少部份人的手里,其中世族把持的书籍占大部份。
  世家门阀掌控了朝廷所需的大批人才,世族权贵的子弟随意出入宫中,由谁做官,百姓说了不算,皇帝有时说了也不算,而是世族决定。
  当朝中大部份的官员都出自世族门阀,怕是龙椅之上的皇帝,都不得不受制于人。
  “大唐税收、徭役都以自耕农户为主。”朝廷分发大量土地交到百姓手中耕种,百姓再交税收,成为国库大部份的收入,可是大唐建国以来,谢氏、崔氏、阴氏、祝氏等四姓便在开国之初,占据了各自
  领地。
  尤其是以谢家为主,在江洲一带,占山护泽,兼并大量土地。
  太祖起兵之时,曾与四姓达成一致协议,定国之后,便硬生生分去四块广袤的土地。
  以江洲为最。
  江南乃是鱼米之乡,可是江南最肥沃的土地,却在谢家的手里。
  世族就如同一只血蛭,寄生在朝廷的身上,吸大唐的血而壮大他们自己。
  所以四姓富庶却又清贵,高高在上,却被朝廷所不容忍。
  嘉安帝当年就是深知世族之害,先扫清除了四姓之外的其余世族,为燕追拨去后患,使他能安心对付四姓。
  直到他登基之后,他才知道当初的嘉安帝,日夜承受的是什么样的压力。
  若想昏庸享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了,数百年后谁又知大唐是什么样的光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