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 伤足何如伤颈?(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时候缅甸进入雨季,李如柏的后勤受影响。
  不过这场战斗也没那么简单。。
  因为葡萄牙人同样也很清楚沙廉被南洋公司夺去的后果。
  他们已经失去了东亚贸易。
  如果再失去印度贸易,那他们从达伽马开始,一百年在东方建立的基业就真完了,印度是他们的底线,甚至可以说葡萄牙的生存就靠着印度的贸易线。
  他们只能战斗。
  紧接着果阿的总督,就以印度人的旗号,向沙廉派出增援,毕竟他们使用自己的真正身份,会导致那位皇帝的震怒,然后对他们封贡。同时马六甲城的葡萄牙人,也开始派出他们雇佣的土著和手下倭国佣兵,在马六甲海峡装成海盗,拦截南洋公司向沙廉的增援……
  重庆。
  “陛下真乃圣主明君!”
  杨相国仿佛忠臣般一脸肃穆的说道。
  皇帝陛下以剿灭海盗为名,向南洋派出水师,并下旨在龙牙门筑城并设立南洋经略使。
  驻节龙牙门。
  实际上这是皇帝蓄谋已久的。
  说到底像马六甲海峡这样至关重要的海上通道,他必须得控制,李成梁进攻沙廉只是个引子,真正的目的是马六甲城,不过目前的大明海军跨海远征能力依然有限。那里不是马尼拉,从广州到马尼拉直线不足一千公里,而且本来就是广州海商常年往返的古老航线。
  远征很容易。
  可以说一声令下就行。
  连船都不用特意准备,市舶司时候广州光朝廷发证去吕宋的商船,一年就能多达上百艘,这还不算那些根本不领证的。
  可马六甲城距离广州是三倍距离。
  大规模跨海远征,而且是进攻葡萄牙人经营多年的坚固要塞。
  这不现实。
  所以只能一步步跳。
  拿下安南后建立西贡据点,然后就可以跳到龙牙门,再从龙牙门向马六甲城进攻就容易了。
  而李成梁如果打下沙廉,就可以沿着克拉地峡的海岸,以船队运输更多士兵南下,最终两军会师于马六甲城,那时候无论什么坚固要塞,终究抵挡不住明军的持续进攻,而马六甲拿下,那整个南洋就完全在皇帝陛下囊中了。
  皇帝陛下霸业可成。
  坐拥整个南洋的他有了海上贸易的丰厚利润。
  有了南洋无数备用炮灰。
  不说重整山河,至少当杨丰试图南下时候,他就有能力阻挡了。
  这时候的皇帝陛下已经很清楚他要面对的是一场漫长的斗争,就算到他死都未必能看到希望,可只要天下还是大明的,那么把杨丰熬死之后终究还是有重整山河的希望。
  但首先要守住最后的基业。
  “陛下终究是天威所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