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躁动(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慢慢将他得来的只言片语将新政内容拼凑出来,甄氏听着,盈润的嘴唇不禁微微张大,拿手心掩着,可不断拉高的青眉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
  ……
  向府的焦躁很快在几天后蔓延至整个朝廷,这种犹如死亡的气息不合时宜的出现在这个寒冬。
  这次,所有人,即便再硬的骨头都起了退怯之意。
  “不……不可能吧,官家可是亲历过元祐之害,又岂会再掀祸事?”
  苏府前院客厅里头,金柱旁的炭炉在烧,但旁边伺候的家仆却不停的在紧缩袖口,显然是不暖和的,不过座上的几个苏门子弟却交谈激烈,并没有受天气影响。
  “苏师,您以为传言有几分可信?”陈师道看向坐首的苏轼,其余人也都是眼巴巴的望过去,可这位大文豪此时也已疲累,今年暑中那场大病差点让他绝在常州,所以此下的精神更像是回光返照,等到这政坛再临严冬时,他也只能长吁短叹了。
  “世上没有空穴来风的事,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尔等、多做准备吧。”
  座中的李格非一直没怎么坑声,与另外几个过来道别的苏门子弟差不多,结果还是苏轼开口问他。
  “文叔近来少有到为师这边走动,可是主意定下了?”
  他目光和蔼,对于底下弟子明哲保身的决定是认同的,毕竟他就是吃的过刚易折的亏,“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可计较一时得失,为师年迈已不多年岁,自是没了劳苦舟车的必要,但你们不同,这大宋朝今后还得由你们这代来掌持,可莫要进了死胡同。”
  听着苏轼的劝告,李格非眼角的皱纹又深了三厘,与外面掩映的风霜一般苍劲。
  他忽而抬头,看向苏轼那已入迟暮的衰老之态,心中凄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官家真有意对元佑党臣登籍造册,全力打压,那我等即便致仕归乡又能如何?”
  一言出来,犹如利剑穿心,将众人最后一片遮掩的自欺揭穿,登时,全场寂然。
  “老爷——”
  忽然有李府的家奴慌忙报入,“府里来人说有要事让您即刻回去处置!”
  李格非心里一疙瘩,指尖的茶盖打了个滑,瓢出水来,旁边晁补之、陈师道等人哗啦一声尽起衣袍。
  现在就开始了?
  ps:
  皇马夺得第十冠,心情至今难以平复,便与大家分享一下,不过这几天的球赛也耽搁了码字,对不住大家,今后会尽力赶回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