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7)(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爷听闻二殿下与晏大人即将来到楚国游历,特地命下官再次静候二位。杨起说,二位在楚地似乎未持府邸,客栈中又鱼龙混杂,不适合二殿下与晏大人居住,因此王爷特地为二位准备了一套居所。
  岑远附和地笑了笑:楚王倒是有心了。
  二殿下不必客气,这是我等应该做的。杨起道,二位从长安千里迢迢而来,想必是舟车劳顿,不如现在就随下官前去府邸吧?
  岑远看向晏暄去吗?还是找个借口拒绝?
  后者接收到他的讯息,很快道:有劳杨大人带路了。
  虽说这丹林县充其量只是一座岛,比起其他诸侯国是相差甚远,但也不是三两步就能走完的。三人骑马离开桥头,不多久就走上一条林间大道。
  穿过林隙,岑远依稀能看见零星几间看上去比较破败的茅草屋,看来这里是属于丹林县中比较偏僻的地方了。不过这条林间大道上几乎都是往县中心赶去的车马,车轱辘声和马蹄声此起彼伏起来,倒还显得挺热闹。
  岑远往四周看了一圈,回过头来问道:杨大人等了我们多久了?
  实不相瞒。杨起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听说二位从长安出发之后,下官就已经等着了,今日是第四日。
  那就是从他们出发的当天开始。
  看来他们的消息传递得还挺快。
  岑远不着痕迹地与晏暄交流了一眼,而后道:真是辛苦杨大人了。
  不辛苦不辛苦。杨起连忙摆手,真要说起来,下官也得感谢二位大人来得快,本来还以为得再等个几日呢。
  杨大人客气了。岑远语气极为轻松,冲对方笑了一笑,不过这丹林县也不止这一处出入口,万一我们不从这里走呢?
  杨起回道:其余桥梁处也都有人等着,无论二位从哪边进来都无妨。
  说罢,他似是突然担心如此行为会造成冒犯,忙不迭解释道:楚王如此安排也是为二殿下和晏大人着想,还请二位莫要怪罪。
  岑远脸上还是带着笑,看着真情实意,但眼下可能只有晏暄能看得出来,那笑是属于皮笑肉不笑那一范畴的,就跟他在宁帝面前展露出来的是同一个品种。
  岑远道:自然不会怪罪。
  他们就这么边聊边走,当然,主要还是岑远和杨起在聊一些有的没的,一直等到半个时辰过后,四周的林木逐渐少了,视线也变得开阔,隐约有热闹的声响混在空气里徐徐飘来。
  杨起道:就快要到了。
  又过一刻,他们算是进入了丹林县的中心地带。
  此时正值午市,街头巷尾热闹非凡,饭馆外已能听见一片觥筹声响,集市中摩肩接踵,路两旁是连串的路边摊,除了各种糕点食玩,一眼看去还有不少摆放着新奇的小玩意儿;不远处就见有河流蜿蜒而过,河对岸连排的酒楼还没点上灯笼,尚且寂静,不少船夫正站在乌篷船尾撑动竹篙,河边另有孩童嬉笑打闹。
  只一眼,岑远就忍不住感叹一句:还真热闹。
  杨起闻言便笑了一声:恐怕是还不及长安的一隅吧。
  那倒还真不是。
  或许是因为被眼前的场景带动得心情放松,岑远一路上有些紧绷的身体稍稍松懈些许,解释说:平时长安城里管得严,尤其是在永安大街上,摊贩数量一向受到限制,这规模基本只有节日的时候才能见到。
  杨起讶道:世人都向往长安的荣华富贵,如此一听,下官倒认为还是这朴实无华更令人向往了。
  听见这话,岑远仍是由衷地说了句:可不是嘛。
  杨起附和地笑了笑,只当对方是随口一说,也没有特别往心里去,紧接着就道:等节日的时候,这里只会更加热闹,之后马上就是重阳、立冬,既然二位正好在楚国,不妨就一道体验一回。
  岑远道:一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