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5)(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理来说,这一世碧灵不过还是段丞相手中一颗棋子,只是凑巧在他及母妃身边各出现过一次,哪怕是再怎么心思缜密的人,应该最多也只是留个心眼罢了,何必如此大费周章,还要远赴江南调查?
  更何况,晏暄还要要务在身,又能有什么理由?
  除非
  不出岑远所料,晏暄听见这问题后便摇了摇头:南军三年一次征兵,上月起由各地上交首批名单,楚国征得将士数量有异。
  岑远心道果然晏暄已经发现征兵有异的事情了。
  鉴于这话是这辈子第一次听说,于是他装作惊愕,瞪大眼睛道:难道楚王有异心?
  晏暄朝他斜了一眼,将他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只道:现在尚且不知。
  可是岑远配合着说,如果楚王真的私下藏兵,又如何保证不被父皇知晓?
  晏暄并没有直接回答,看来是同样不知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另外提道:今年五月起,段丞相主动接手楚地漕运路线的调整,而楚王并未提出异议。
  岑远还记得自己在上一世对这两桩事发表的看法,只不过这回,他语态轻松,甚至带着些微讽刺:利用船只转移征召的士兵,他总不能转去江底吧。
  晏暄:
  罢了,你要是清楚,现在就不会为了这事头疼了。岑远说着,抬头望向前方尽头,轻声道:一切只有等查过了才能知晓。
  不过话已至此,岑远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还没到来年,晏暄就已提及去楚国调查一事,但他已经明了对方这一趟楚国之行的目的。
  他一人被害被针对也不过是小事,无非就是朝堂之争,就算不能一击挫去段丞相在朝堂中的权势,最差的情况也不过就是继续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
  可如若段丞相的的确确和楚王勾结,私下养兵意图谋反,这乱的就是大宁的社稷。况且就在前几日,他曾问过晏暄晚归的原因,而对方告诉他,最近匈奴似是在漠北一带蠢蠢欲动,早做防备终归无错。
  无事发生自是最好,但万一真到了那时候,内忧外患同时发生,那伤的就不仅仅是他一人,而是大宁上上下下数千万百姓的命。
  晏暄不可能坐视不管,也不可能拖延行事,而凑巧的是,这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除去段丞相的绝佳机会。
  他暗自长吁一口气,低头在杂草中瞧见一块小石子,便捡了起来,随即起身跺了跺有些麻了的腿,将石头掂了两下,而后横着往河面上一丢。
  那石头旋即在河面上弹跳数下,在接近河对岸的地方沉入河底。
  岑远眉梢一挑,满意地吹了声口哨,随即听见身后那人道:此次南下
  嗯?岑远回过身,就见晏暄依旧坐着,正仰头望着他。
  他莫名心头一动,弯身随手扯了一根杂草,去晏暄面前蹲下,捏着草往对方脸上撩了一下。
  晏暄微微后仰,也不沿着方才的话说下去了,忙抓住他的手:别闹。
  岑远被他这么一扯,差点就一个重心不稳往前倒向对方,所幸是在一瞬间用右边膝盖撑地,没有被桎梏的手忙不迭撑到对方曲起的腿上,这才稳住了身形。
  啧。他轻声咂舌,悻悻收回了手,却没有动被晏暄抓住的那只,就这么任由对方圈住手腕。
  你刚才是要说什么?他问。
  晏暄望着他,缓缓说道:此次南下,你一人在长安一定万事小心。
  他顿了顿,最终还是接上一句:等我回来。
  岑远一时没有说话,他半敛着眼,因为姿势的关系只能自上而下地盯着晏暄,却依旧有种被对方坚定不移的眼神压制住的错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