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34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很想一直陪在母亲身边,可他眼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阿鸾,”林繁看向秦鸾,笑了笑,让自己显得轻松些,“母亲就劳烦你陪着。”
  秦鸾笑着点了点头。
  林繁起身,出了帐子,与长公主和林芷交谈两句,又往永宁侯大帐去。
  秦胤背着手站在舆图前,见林繁来了,唤了声“殿下”。
  林繁微怔,复又笑道:“您这么叫我,我还挺不习惯。”
  “老夫也不习惯,”秦胤实话实说,“不打紧,反正也叫不了多久殿下。”
  等把林繁送上金銮殿,称呼又要改一改,永宁侯也不管什么顺口不顺口。
  正说着,秦治从外头进来,道:“檄文发出去了。”
  永宁侯颔首。
  这是一篇新的檄文,由林繁亲笔所写。
  他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在浑然不知情中,他对林宣敬重、佩服,以身为林家的子弟为荣,可近几年,他渐渐感受到了皇上给予的压力。
  他迫切想要建功立业,想要维护亡父荣光,却也在这过程中,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
  他是先太子赵临的遗孤。
  若皇上并未猜忌他,他本想以“林繁”的身份为大周拼搏一生,只是,束缚越来越紧,皇上身边先有邓国师,后又有祁阳颜氏这样挖大周墙角的,皇上更是把一顶“反贼”的帽子扣在他们头上。
  不得已,永宁侯启出先帝遗诏,昭告天下。
  更何况,林繁找到了生母。
  生母已染病。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坚决不愿走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日。
  为此,他必须积极进取走下去。
  为了先帝,为了亡父,为了病母,为了大周。
  林繁的笔力,虽然比不了黄太师、谢羽那样的佼佼,但也十分出色了。
  他真正缺的是“文名”。
  若没有之前的事,林繁写这么一篇文章,很难立刻达到口口相传的结果。
  而谢羽的那篇檄文,无疑是给林繁开了道,黄太师的文章,做了续篇。
  就像话本子,大伙儿都看了第一册 、第二册,这第三册,虽换了个主笔,可毕竟剧情上相关联着,好不好看,可不得立刻看看再评断?
  等文章传遍大周之时,想来他们也抵达了京城脚下。
  至于赴京的路线,林繁的视线落在舆图上。
  先前,他与永宁侯已经有了几次讨论。
  商城向北,算不上一马平川,但也没有什么天堑关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