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昨天送人来的太监,找了好一阵安倚歌,见他一身太监的服色,神情便不太对,阴戳戳地道:“跟杂家走一趟吧,有话问你。”
  冯书远远地看着,她记得是这个太监把安倚歌送来的,她便没有多问。
  安倚歌走得时候,还对她笑了一笑。
  冯书也不知道安倚歌这一走,还能不能回来。
  *
  谢云防坐在皇座上,按部就班地走着朝会的流程,他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简单来说——各怀心思。
  这几十年来,南北割据,各个朝廷也都各有各的短命,上一个安氏朝廷享国四十一年,已经算是长的了。
  谢氏则基本承接了安氏朝廷的制度,有不少官员便是安氏朝廷的臣子。
  只不过安氏重文,谢氏武将出身,则更加重武将,原主也不例外。
  曾经风光无限的文人们,不愿意被武将压一头,但形势比人强,他们的突破口,便是皇帝,只要皇帝愿意听他们的,他们的目的便也达到了。
  文武之争,自古有之,更何况文臣武将又有着前朝臣子和当朝新贵的区分,党政自然是更激烈了。
  原主后期怠政的时候,便把政务交给了文臣,这也为自己的死亡埋下了祸根。
  除此之外,原主为了上位而弑父,又杀了一位叔父,但其他叔伯兄弟还留着,这不是因为原主仁慈,而是为了统治的需要。
  乱世争雄,对于臣子来说,哪家赢了,他们跟着哪家便是了。
  可以说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臣子。
  所以对皇帝来说,亲族既需要小心提防,又不得已委以重用,谢云防可不想自己睡着觉,被人砍了脑袋。
  他可以用亲族,但也要他们有能力,且不会背叛自己才行。
  现在的谢朝还能勉强运行,他要看看,谁能用,谁不能用,才能做下一步的决定。
  原书虽然是一个助力,但谢云防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
  谢云防听了一个朝会,摸出了大致的情况,但他并没有偏向谁的意思,小事可以直接解决的,当朝便说了。
  文臣武将争执不休的,谢云防只是让他们再写奏折:“改日再议。”
  谢云防神情并不放松,他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去做。
  下了朝堂,左相王茗立不由得叹了口气:“陛下不一样了啊。”
  围在王茗立身边的官员不由疑惑:“左相,有什么不一样吗?陛下不一直是这个样子吗?”
  “你想想,陛下之前喜欢听谁的话?”
  “自然是我们的,难道是哪些匹夫吗?”
  “慎言。”王茗立淡淡说了一句,又问:“你们觉得今日呢?”
  “似乎没有偏向……但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吧。”温恩游犹豫了片刻,他今年刚满三十,但已是五品官,在朝中担得起一句新贵。
  王茗立轻轻叹了口气:“希望如此吧,还有,你最近是和平王走得近吗?”
  温恩游解释道:“他是陛下的叔叔,又深受信任,他找我,我不能不去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