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16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81章
  远在寿春的淮南王刘长打了个喷嚏, 眼底满是不悦:“谁在念叨我?”
  深得他心的贴身内侍笑道:“许是陛下在惦记大王呢?大王身处淮南,心却与陛下同在。”
  刘长瞬间就精神抖擞,他用赞许的眼神望向内侍, 插秧的动作更有劲了。
  这些日子, 他使劲在国内搜刮擅长育苗、育种的人才, 却实在有些失望, 觉得他们不如董公董安国多矣, 这样下去, 劳什子软稻什么时候才能培育成功?
  这可是他拍胸脯答应过陛下的, 大丈夫绝不能食言。
  可恨那刘恒早他一步,让陛下心软告诉他了养牛法, 才有代国如今的脱胎换骨, 否则如何能与富庶的淮南相比!
  唾骂了一番代王, 刘长又在心里谋算,不如明岁去长安贺年的时候, 邀请董公与农家子弟前来淮南,寻找新型稻种。就算找不着, 能够提升土壤肥力也是好的, 南方多水田, 与关中的地势不一样, 他研究了这么久, 也算有了心得,只等董公前来解惑。
  刘长美滋滋地想,幼弟欣赏有能力的人, 他可不能固步自封。
  淮南国丞相来找人的时候,发现大王又待在田间,不禁心里欣慰。
  大王虽然疯了点儿, 可这疯劲用对了地方,而不是天天举鼎,实在是农耕之幸。眼见淮南王风评逐年上升,如今大王问的一些农业知识,连他都回答不上来了,国相一边翻书一边找外援,认为这是幸福的烦恼。
  不过当下,他有要事汇报:“御史大夫查明了衡山郡长史颇有欺压农人之举。其子横行乡间,曾破坏农田,强占农家女……”
  刘长直起身,眼不自觉红了红:“你说什么?”
  国相连忙安抚:“臣已经遣兵士前去,大王莫忧。”
  刘长也没心思插秧了,他在心里嗜血地想,找死!
  面上冷冷地道:“回宫。孤的鞭子已经很久没有启用了……”
  .
  刘越不知道他远在淮南的七哥,小小年纪已经快进化成了农业专家,但对刘长在淮南国的作为还是知情的。
  梅花司的业务一天天扩大,南边不断传回的线报,上书淮南王不仅扶持农桑,还深恶痛绝利用特权、在他管辖的地域横行霸道之人,刘越对此分外欣慰。
  这份欣慰,就不必和四哥讲了。
  当下,皇帝携代王去往宣室殿前殿,那厢,长乐宫的太后也正准备动身。
  薄氏立在她的身后,从宫人手中接过腰封,吕雉察觉不对,回头扫了一眼,不禁挑起眉梢:“你都是王太后了,这等服侍人的事,就交给侍女来。”
  薄氏笑笑:“侍奉您乃应有之义,不论是从前的薄姬,还是如今的代王太后。”
  见劝不动她,吕雉也不再管,内心却是极为满意。
  若薄姬因着天高皇帝远,从而对她失了恭敬,那对于代王母子的态度,她就要掂量掂量了,她决不能忍受喂出一个白眼狼。
  若是真喂出了一个白眼狼该如何——她相信越儿绝不会和她生分,而是无条件地支持她处置代王,这就是幼子和盈儿不一样的地方。
  吕雉回过神,眼尾浮现出一抹柔和。
  心知皇太后和她,都是一样的,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能用漏斗丈量,薄氏一路上都在描述关中与长安的变化:“陛下尚且不到九岁,才智不输先帝,薄姬着实羡慕太后。”
  不输先帝?吕雉被逗得笑了,这话她爱听,转身拍了拍薄氏的手:“恒儿在代国也做的很好。哀家都看在眼里呢。”
  薄氏眼底划过喜悦,事实上她不是恭维,而是真心感激,若非天子送来的淳于先生,她或许早就没了命,哪还能与太后说笑言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