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3)
却不是一位好夫君,更是枉为人父。
萧衍之却怨不起来,他也被传授过帝王之术。
皇家父子之间,先是君臣,才是父子。
他只怨,先帝牵连到他外祖一家,至今蒙冤,惨死了多少无辜的人,又逼死了他相依为命的母妃。
萧然注意到萧衍之并不唤先帝“父皇”,心下了然。
“如今世道太平,姚氏一族也落下风,故将先帝密旨一同带来,奉于陛下保管。”
当年明面上先帝的旨意是非召不得入京,看似手足情裂开,实则有密旨保护豫王一脉。
京中兵变,可举兵相助,这么多年下来,豫王发展北凉的军事,开垦荒地,守好边关,安抚民心,样样做的极好。
萧衍之
眼皮微垂,复又看向他:“北凉那边若不急着回去,小王爷可以在京中留到年后,看着姚氏落幕倒台,再将圣旨给朕也不迟,”
“毕竟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一切皆有变数,朕也不能就这样收回先帝的遗诏。”
萧然急着表忠心,帝王却不急着收,明显是不信这些浮于表面的东西。
这是一场心里较量,北凉兵力已不容小觑,若放任发展下去,很难保证不是养虎为患。
老豫王心中无怨,可小豫王呢?
北凉和北狄的边防线很长,若小豫王和北狄联手,发起兵变,定少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
“臣弟遵旨,北凉并无要紧事,便在京中多叨扰些时日。”萧然浅笑。
萧衍之神色不明,也笑言:“怎算叨扰,这里也是你的故乡,豫王妃的母家还在呢,既然回来了,就去见上一见。”
萧然刚乖顺应下,又听帝王思索。
“朕想着,不如派人将豫王妃和郡主一并接回京中,多年未归,也好见见母家族人,京中风水养人,在这儿颐养天年也是好的,只是要辛苦小豫王,以后常回京中探望。”
不知怎的,桑晚顷刻间便想到,萧衍之是要将豫王妃接来京中,做质的。
——以防北凉叛变。
萧然这次入京,没带豫王妃同行,怕的也是此事。
好在他有个尚未及笄的妹妹,出生后被先帝封了郡主,以此为借口,才没让豫王妃入京。
他想用先帝密旨来保母妃在身侧,向萧衍之表忠,但显然……分量不够。
一道密旨,也算不得什么,何况姚氏一族本就要倒台了。
萧梓轩越听越糊涂,注意到桑晚紧绷的神色,也悄不作声,在心中分析着。
暗暗懊恼,这么多日下来,还是没有做到孟大人口中的开窍。
但直觉告诉他,皇兄平日除了对皇嫂,都是冷清冷面,怎会突然关心一个北凉的封地王爷了?
其中必有深意。
老豫王远去北凉,在京中便失了权利地位,豫王妃在母家不受重视,此去更是断了亲缘。 ↑返回顶部↑
萧衍之却怨不起来,他也被传授过帝王之术。
皇家父子之间,先是君臣,才是父子。
他只怨,先帝牵连到他外祖一家,至今蒙冤,惨死了多少无辜的人,又逼死了他相依为命的母妃。
萧然注意到萧衍之并不唤先帝“父皇”,心下了然。
“如今世道太平,姚氏一族也落下风,故将先帝密旨一同带来,奉于陛下保管。”
当年明面上先帝的旨意是非召不得入京,看似手足情裂开,实则有密旨保护豫王一脉。
京中兵变,可举兵相助,这么多年下来,豫王发展北凉的军事,开垦荒地,守好边关,安抚民心,样样做的极好。
萧衍之
眼皮微垂,复又看向他:“北凉那边若不急着回去,小王爷可以在京中留到年后,看着姚氏落幕倒台,再将圣旨给朕也不迟,”
“毕竟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一切皆有变数,朕也不能就这样收回先帝的遗诏。”
萧然急着表忠心,帝王却不急着收,明显是不信这些浮于表面的东西。
这是一场心里较量,北凉兵力已不容小觑,若放任发展下去,很难保证不是养虎为患。
老豫王心中无怨,可小豫王呢?
北凉和北狄的边防线很长,若小豫王和北狄联手,发起兵变,定少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
“臣弟遵旨,北凉并无要紧事,便在京中多叨扰些时日。”萧然浅笑。
萧衍之神色不明,也笑言:“怎算叨扰,这里也是你的故乡,豫王妃的母家还在呢,既然回来了,就去见上一见。”
萧然刚乖顺应下,又听帝王思索。
“朕想着,不如派人将豫王妃和郡主一并接回京中,多年未归,也好见见母家族人,京中风水养人,在这儿颐养天年也是好的,只是要辛苦小豫王,以后常回京中探望。”
不知怎的,桑晚顷刻间便想到,萧衍之是要将豫王妃接来京中,做质的。
——以防北凉叛变。
萧然这次入京,没带豫王妃同行,怕的也是此事。
好在他有个尚未及笄的妹妹,出生后被先帝封了郡主,以此为借口,才没让豫王妃入京。
他想用先帝密旨来保母妃在身侧,向萧衍之表忠,但显然……分量不够。
一道密旨,也算不得什么,何况姚氏一族本就要倒台了。
萧梓轩越听越糊涂,注意到桑晚紧绷的神色,也悄不作声,在心中分析着。
暗暗懊恼,这么多日下来,还是没有做到孟大人口中的开窍。
但直觉告诉他,皇兄平日除了对皇嫂,都是冷清冷面,怎会突然关心一个北凉的封地王爷了?
其中必有深意。
老豫王远去北凉,在京中便失了权利地位,豫王妃在母家不受重视,此去更是断了亲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