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善小记 第172节(2 / 4)
不仅没有责怪怨言,她们还说,四爷和宋氏虽然不在了,但她们始终是她的长辈,京城也永远是她的家。
成衮扎布安慰她:“是太上皇自个儿想出门游历,况且太后太妃们含饴弄孙,这么多年过去都不见变老,可见日子过得舒心称意。我听说,八弟那儿已经造出了你说过的‘蒸汽火车头’样品,再过两年,来往京城就方便了,你也能常常回来探亲。”
乌希哈点头。
这一世亲缘,于她来说,已足够圆满。
拉旺多尔济见她不展颜,开口转移话题:“郭罗玛嬷们都操心我的婚事,额赫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一晃眼,儿子竟也到能娶妻的年纪了,乌希哈先前没多考虑过这事,也没什么恶婆婆心态,笑道:“只要人品好,你喜欢就成。你若需要额赫给你安排,额赫就帮你相看些适龄的姑娘,若想自己找,那额赫也不管你。今天这两位公主表妹,你总没想法吧?”
拉旺多尔济摇头,“我才见过她们几面啊,而且额赫你以前说过,表亲不宜成婚,我都记着呢。那说好了,以后我自己找福晋。”
乌希哈和成衮扎布都点头应允。
拉旺多尔济自幼懂事,又随他们在外见了那么多世面,比起担心他找个不合适的妻子,乌希哈更怕他眼光太高,挑挑拣拣耽搁了。
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该好好跟成衮扎布过二人世界去。
他们行至宫门前,身后传来呼喊,“长公主!”
乌希哈回头,六公主带着两个侍女匆匆而来。
走到近前,六公主见礼,“长公主万福金安。”
“你唤我二姑姑便是,”乌希哈好奇道,“你可是有事寻我?”
四周无人,六公主未起身,脸颊羞红,“回二姑姑,我,我愿嫁往漠北的。”
七公主随皇后走后,弘晖也让她先行离开,想来是没有让其他女儿替代的想法。六公主实在想争取这门婚事,知道乌希哈好说话,且她开口,弘晖必会答应,所以才等在宫门附近。
乌希哈三人皆是惊愕。
她转头去看儿子,拉旺多尔济一边后退一边摆手,“别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六公主抬头,眼神没向拉旺多尔济那边看,而是直勾勾地注视着乌希哈,“我仰慕二姑姑许久,想追随二姑姑左右。”
她生母是个出身不高、不太受宠的嫔,下面还有一个不满十岁的体弱弟弟。她若嫁在京中大臣家,公主封号不过只是虚名,不如嫁去蒙古,尚有可能成为掌权福晋,被弘晖看重,反过来庇佑母亲和弟弟。
而众蒙古部落中,尚过两位固伦长公主的喀尔喀部是最佳选择。
乌希哈着实没想到,六公主这朵桃花,不是儿子招来的,而是冲她来的。
她扶起六公主,给丈夫和儿子使了个眼神。
父子二人自觉退开,将空间留给乌希哈和六公主。
“还请姑姑原谅我冒犯,”六公主再行礼,“我是真心的,若姑姑愿聘我为儿媳,我定不会拿公主架子,好好侍奉夫君,孝顺您和两位王爷。”
乌希哈静静听着,神色未动,六公主声音渐低,“您不同意是吗?也是,我在皇阿玛的公主中样样不出挑,您看不上我是应该的,还望您别因我和七妹动怒。”
乌希哈摇头,露出笑来,“其实,不管是七公主直言不愿,还是你到我面前来自荐,你们能这么直白地说出心中所想,我很是欣慰。这至少证明,皇阿玛、皇兄还有我们过去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大清兵强马壮,蒙古各部也在“贵女联盟”的努力下,团结臣服,成了一些在京中不受宠的格格们择婿的好选择之一。
公主不必再身不由己和亲,便是远嫁,也只是因为那是更好的路。
“眼下我儿对你无意,便是你对他情根深种,我也不会应允婚事。况且,你只是年少冲动,或许还有与姐妹别苗头的小心思。” ↑返回顶部↑
成衮扎布安慰她:“是太上皇自个儿想出门游历,况且太后太妃们含饴弄孙,这么多年过去都不见变老,可见日子过得舒心称意。我听说,八弟那儿已经造出了你说过的‘蒸汽火车头’样品,再过两年,来往京城就方便了,你也能常常回来探亲。”
乌希哈点头。
这一世亲缘,于她来说,已足够圆满。
拉旺多尔济见她不展颜,开口转移话题:“郭罗玛嬷们都操心我的婚事,额赫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一晃眼,儿子竟也到能娶妻的年纪了,乌希哈先前没多考虑过这事,也没什么恶婆婆心态,笑道:“只要人品好,你喜欢就成。你若需要额赫给你安排,额赫就帮你相看些适龄的姑娘,若想自己找,那额赫也不管你。今天这两位公主表妹,你总没想法吧?”
拉旺多尔济摇头,“我才见过她们几面啊,而且额赫你以前说过,表亲不宜成婚,我都记着呢。那说好了,以后我自己找福晋。”
乌希哈和成衮扎布都点头应允。
拉旺多尔济自幼懂事,又随他们在外见了那么多世面,比起担心他找个不合适的妻子,乌希哈更怕他眼光太高,挑挑拣拣耽搁了。
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该好好跟成衮扎布过二人世界去。
他们行至宫门前,身后传来呼喊,“长公主!”
乌希哈回头,六公主带着两个侍女匆匆而来。
走到近前,六公主见礼,“长公主万福金安。”
“你唤我二姑姑便是,”乌希哈好奇道,“你可是有事寻我?”
四周无人,六公主未起身,脸颊羞红,“回二姑姑,我,我愿嫁往漠北的。”
七公主随皇后走后,弘晖也让她先行离开,想来是没有让其他女儿替代的想法。六公主实在想争取这门婚事,知道乌希哈好说话,且她开口,弘晖必会答应,所以才等在宫门附近。
乌希哈三人皆是惊愕。
她转头去看儿子,拉旺多尔济一边后退一边摆手,“别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六公主抬头,眼神没向拉旺多尔济那边看,而是直勾勾地注视着乌希哈,“我仰慕二姑姑许久,想追随二姑姑左右。”
她生母是个出身不高、不太受宠的嫔,下面还有一个不满十岁的体弱弟弟。她若嫁在京中大臣家,公主封号不过只是虚名,不如嫁去蒙古,尚有可能成为掌权福晋,被弘晖看重,反过来庇佑母亲和弟弟。
而众蒙古部落中,尚过两位固伦长公主的喀尔喀部是最佳选择。
乌希哈着实没想到,六公主这朵桃花,不是儿子招来的,而是冲她来的。
她扶起六公主,给丈夫和儿子使了个眼神。
父子二人自觉退开,将空间留给乌希哈和六公主。
“还请姑姑原谅我冒犯,”六公主再行礼,“我是真心的,若姑姑愿聘我为儿媳,我定不会拿公主架子,好好侍奉夫君,孝顺您和两位王爷。”
乌希哈静静听着,神色未动,六公主声音渐低,“您不同意是吗?也是,我在皇阿玛的公主中样样不出挑,您看不上我是应该的,还望您别因我和七妹动怒。”
乌希哈摇头,露出笑来,“其实,不管是七公主直言不愿,还是你到我面前来自荐,你们能这么直白地说出心中所想,我很是欣慰。这至少证明,皇阿玛、皇兄还有我们过去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大清兵强马壮,蒙古各部也在“贵女联盟”的努力下,团结臣服,成了一些在京中不受宠的格格们择婿的好选择之一。
公主不必再身不由己和亲,便是远嫁,也只是因为那是更好的路。
“眼下我儿对你无意,便是你对他情根深种,我也不会应允婚事。况且,你只是年少冲动,或许还有与姐妹别苗头的小心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