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善小记 第17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物是人非,乌希哈亦难免怅然:“我甚少过问朝事,又离京多年,教不了你处事理政。但也有几句或许你不会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想对你说。”
  永玟道:“我知姑姑待我真心,姑姑有话但说无妨。”
  乌希哈慢步走过熟悉的红墙绿瓦,忆起旧日时光。
  “都说皇家无亲情,但咱们家是个例外。皇阿玛在潜邸时,我们兄弟姐妹就亲厚,便是皇阿玛登位、皇兄被封太子,十三年来也从未起过大冲突。”
  他们能成为皇室中的奇葩,除了某些不可说的玄学因素,其实每个人都在为了这个家的和谐努力,谁都免不了有退让、妥协、包容的时候。
  “二皇兄自请修明史,三皇兄联姻外邦不纳妾,几位皇弟‘不务正业’,固然是他们本身的兴趣爱好所在,可也有消除皇兄顾虑、维护朝纲稳定的原因。皇阿玛退位后随我游历四方,亦是彻底放权,信任皇兄才干,不想皇兄被他这个太上皇压着,束手束脚。”
  “这些,皇兄和皇额娘心里都清清楚楚。我们比你们幸运,也更明白家人互相信任扶持的珍贵。”
  弘晖自幼性情温厚,又成长在充满了爱和支持的雍亲王府,有叔伯们的前车之鉴和四爷的竭诚相待,乌希哈相信,他不会成为曾经的康熙那样为了皇位大权、一度把亲人子女当做棋子摆布牺牲的帝王。
  她对永玟认真道:“或许你的幕僚属臣会告诉你,皇上先是皇上,才是父亲。但我说这些,是想让你知道,不论皇兄当了多少年的皇上,他一定还是个父亲,你要相信他对你的爱。”
  “至于如何为储君,乃至为君,我以为,始终心系社稷民生,足矣。”
  永玟停步,合手长揖,“侄儿明白了,多谢姑姑教诲。”
  乌希哈略微仰头,看着已经比自己高了不少的永玟,为他抚平领口处的褶皱,“你从小就跟皇阿玛和皇兄学习治国大道,姑姑相信你,只要你坚守本心,还记得少时许下的国泰民安之愿,姑姑和你叔叔们都是俗人,总是会偏心你的。”
  永玟眉间郁色散去大半,像小时候那样挽住乌希哈,“我以后也会像皇玛法和皇阿玛一样,做姑姑的后盾,不让姑姑受任何委屈。”
  ……
  一炷香后,乌希哈三人踏入养心殿。
  弘晖放下手中折子,起身绕过龙案,在乌希哈拜下前扶住她,“皇妹无需多礼。”
  为帝十载,乌希哈在弘晖身上看到了四爷的影子,不过比起四爷的冷肃,弘晖稍显得心宽体胖了些。
  弘晖让人给乌希哈和成衮扎布搬来座椅,沏上茶水,令宫人退到殿外,兄妹对坐闲话。
  “皇妹又清瘦许多,过些日子出了孝,须得好生补养。”
  “皇兄才是眼圈儿都黑了,朝政若不是十万火急,稍微缓两日,也无妨。”
  弘晖叹道:“非是急事,而是难事。”
  乌希哈好奇了,“是何事,竟会让皇兄为难至此?”
  永玟还在边上,他想到方才乌希哈对自己所言,他该试着把弘晖更多当作阿玛而非皇上对待,子孝父,父亲子,便大着胆子直接问道:“儿子瞧皇阿玛这个月常拿着皇玛法的手书愁眉不展,可否与儿子说说,让儿子为皇阿玛分忧?还有姑姑,她与皇玛法最心意相通,定能明白皇玛法所思所想。”
  弘晖没有生气,也没有否认,点头,“确因皇阿玛所留密诏之故,皇妹先前可曾看过?”
  若是因为四爷的那封“遗嘱”……
  乌希哈轻声答道:“既是皇阿玛留给皇兄的密诏,我不曾先行阅看。但同行多年,大概能猜到上面写了什么。”
  弘晖回身,拿过一纸诏书交给永玟,“这是皇阿玛留给子孙的训诫,你也当看看。”
  永玟小心接过,在弘晖的眼神示意下,坐在一边翻看起来。
  弘晖又拿出一本书册,“此乃《宋氏游记》最初样册,朕提早看完了,很有意思。”
  乌希哈道:“可臣妹也听说,从游记开始在《清报》上刊载起,就一直有御史弹劾这是‘反书’,请皇兄下旨封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