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善小记 第16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不完全准确,毕竟是一百多年前,上面许多国家或许已经不在了。”
  《坤舆万国全图》上没有澳洲,有大片的文字注释,还有许多船舶和动物图样,也未着色,不够直观。
  乌希哈另取了一张大纸,划出一个大大的椭圆,又换成细碳笔,很快勾勒出记忆里的轮廓。
  她练了多年的工笔,这会儿画起来十分轻松。
  手边是凝聚了前人智慧心血的地图,笔下不自觉带出遥远前世的回忆,桌角放着她习惯性在写的日记。
  乌希哈忽然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有了决定。
  ……
  离京第一年,他们沿着京杭运河南下,再行至两广,转向西北,微服走遍了除东北、新疆外的全部省份,偶尔充当“正义使者”,上演打脸爽文情节,惩治地痞恶霸、贪官污吏。
  第二年,四爷让弘晖写了国书送来,他们被兵马护送,以大国来使的高姿态,巡视大清的十八个藩属国。乌希哈这才完全意识到,康雍乾三朝的大清,仍然是八方来拜的天/朝上国。
  第三年,少了繁冗的仪仗,留下最精锐的护卫,弘时和安德莉亚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从新疆进入欧洲,开启了三福晋的“回门省亲路”。
  彼时,大清国力正处于巅峰上升期,有理科蛋开了挂打造的新式火器,刚将罗刹打服,声威远播欧亚大陆。各国无论大小,都对乌希哈的队伍表示出了最大程度的欢迎和重视。
  比起刚平定边疆、四海升平的中华大地,欧洲国家众多,内外战乱频发,他们将神秘强大的东方帝国,视为需要争取的盟友。
  尤其是有联姻关系、第一个正式通商的大不列颠,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外援帮他们跟法兰西死磕。
  明面上,弘时作为英国女婿,代表大清与大不列颠签订友好往来协定,表达对姻亲国家的支持。
  私底下,四爷和成衮扎布调查研判欧洲各国的政治形式和军事实力,商讨该如何借势与制衡,乌希哈在寻找着工业革命的种子。
  第五年,弘时和安德莉亚带着四爷的密诏返回大清,乌希哈他们打扮成近年常见的东方商队,出重金聘请向导,走远洋航道,走遍了当时欧洲各国在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
  第八年,他们抵达被发现者称作“新荷兰”“新英格兰”、却暂时无人在意理会的大洋洲,再渡海北上,至台湾、福州港,终归故里。
  三千余日夜,逾十五万里行程,途径大小国家半百数。
  这是一趟远超过乌希哈最初设想的、艰难而神奇的经历。
  除了巡视藩属国时,他们的队伍一般在五十人左右,从头跟到尾的只有各自的贴身侍人,其余护卫、信使、向导都换过十几、几十轮。
  出境前,乌希哈与京中商量好一套通信方式,定期遣人送消息和下步路线图回京城,方便弘晖派人接应支援财物。
  他们经历过战火,遭遇过天灾,失去过同伴。
  最惊险的时候,是在美洲有几个月,乌希哈夫妻一度和四爷旺仔走散失联。
  等乌希哈找到自家阿玛时,他竟然成了某州座上宾,被当地执政官和大商人尊为“东方先知”,请他用神秘力量“占卜”美洲前路为何。
  乌希哈:??
  虽然她知道四爷肯定是有遏制英国势头的打算,可直接快进到挑唆殖民地独立会不会太过分了点?
  只能说不愧是经历过九龙夺嫡、又当过十三年皇帝的雍正。
  这八年,她是个普通的扫货式游客,在玩和看之外,热衷于发掘各式外国特产,只要是她觉得能有用的,不拘人还是物,就想法子薅来,再送回大清去。
  而四爷暗里掀起过多少风浪,恐怕成衮扎布和弘晖都没能了解完全。
  乌希哈唯一能确定的是,历史已经拐了个弯,通往她未知的、但一定会是更美好的未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