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莲朵笑了笑说:“到时候,你可要来帮忙,永昌的女子中,数你最有学问,见识最广,你得给我多出出主意。”
  王惜立刻笑着应下来,扭头和沈缨说她已经想好了,拜火节结束后便闭关作画。
  她要将这场盛会绘制下来,怎么也得卖个不错的价。
  众人都笑着附和,就连姜宴清都说,她若画完,就将此画送至宫中,让天子看看蜀中盛景。
  沈缨拍了拍王惜说:“那你可得仔细画,说不定皇帝还能封你个天下第一丹青圣手。”
  王惜摇晃着脑袋,笑道:“那是那是,天下第一,我还是当得起的!”
  大家又是一阵玩笑,纷纷说起拜火节的事。
  永昌每年九月有一个大节日,是临近几个县特有的节日,叫拜火节。
  节日来源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关于季秋之月的记载,其中写到九月内火。
  “内火,遰鸿雁。主夫出火陟,玄鸟蛰,熊罴、貊貉、鼶鼬則穴。荣鞠树麦,王始裘。辰系于日,雀入于海为蛤……”
  九月厄火,用以观测天象的火星隐退,古人便通过祭典向上苍祈福。
  拜火节经过历代演变,渐渐成为此地百姓庆祝丰收、祛除灾祸的节日。
  永昌人爱酒,认为酒是五谷精萃,是上苍恩赐。
  于是,每至拜火节,城中酒庄便会摆好酒棚,供所有人品尝佳酿。
  当日沽酒,只有平日一半的价钱。
  爱酒者,会在拜火节囤酒。
  城中还会在城中心架起火楼,四丈高的火楼,石头筑基,铁木为架,年年修葺,已经有五十多岁了。
  火楼需用酒助燃,一经点燃便烧他个三天三夜。
  那时候,整座城都弥漫着酒香。
  每年这个时候永昌街上都十分热闹。
  拜火节一直是各大酒庄轮流主持,上一次轮到莲家,正是莲朵失踪之后,没人有心思打理这些事。
  但这次,莲朵主动担下此次庆典,应该是想借此机会恢复桃源酒庄往昔的辉煌。
  莲朵命人扛来酒旗,七尺来长,展开后比成年男子还高。
  她对霍三说道:“父亲说,霍师父是桃源酒庄到他手里时的第一位客人,这里有一面酒旗,晚辈希望您还帮着写几个字。”
  她一边指挥着人摆笔墨,一边说:“父亲说酒庄之前的那一面酒旗就是您给写的,用了很多年,若非受我连累,定然不会被毁。”
  霍三本是想拒绝的,可莲朵说起莲渊,他就没再推脱。
  于是挽了袖子,说:“当年也是一时兴起与莲老哥打了个赌,写的也是粗话,实在登不上大雅之堂。”
  “您过谦了,桃源酒庄之所以能名扬天下,靠的就是霍师父随心挥毫的这几个字。”
  “不敢当。”霍三摆了摆手,走到酒旗跟前。
  莲朵亲自将一碗墨汁放霍三手边,又双手捧着毛笔,认真道:“晚辈还请霍师父赐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