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第7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如果叶嘉宜不借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只是跳出来指责吴芷,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那两本书的作者。最后这件事的传播面积大概只会在福旦大学校园内部。
  她如果去家园论坛里澄清,家园论坛就会以此为筹码,让她签下合同,成为家园论坛固定撰稿人,否则她的声明将会被沉底,甚至直接被删掉。
  就算她签约了,把自己之后几年写作上的付出全部奉献给家园论坛,论坛里读者的言论也不会一边倒地倒向她。
  有些人的脑回路是很奇怪的,永远只同情弱者,不管这个弱者是否道德败坏。只要损害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他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同情弱者,指责那个讨公道的强者。
  而吴芷,她会有一百种方法装柔弱,求原谅。
  到头来为了平息事态发展,学校怕是也会不痛不痒地给吴芷个处分就了事。
  时过境迁,吴芷因在节目采访中提出了一些观点,很有可能让她成为网络文学的先锋,成为某些文学理论的开创者。
  这大概就是吴芷敢这么做的依仗吧。
  “很好。”卫扬的脸转向了镜头,神色郑重而严肃。
  “之前受某些节目的影响,我们节目组没有进一步核实《梦今生》《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作者情况,是我们的失误。在这里我郑重向叶嘉宜同学道歉,也向观众道歉。”
  他站起来,朝叶嘉宜和镜头方向分别微微鞠了一躬:“对不起。”
  叶嘉宜伸出右手虚扶了一下:“不是你们的错。”
  她叹了口气:“在吴芷被采访前,某论坛通过后台联系过我,想要采访我,并且要跟我签合约,让我成为他们的固定撰稿人。我婉拒了。”
  “为什么要婉拒?”卫扬坐下,进入了采访状态。
  叶嘉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家或许知道,我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春雨青年文学奖的获得者。文学界的前辈们对我多加鼓励,让我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她耸了一下肩:“结果我没有深耕现实主义作品,反而跑到网络上写这种带着点虚幻主义的爽文,有负前辈们的厚望,我心里发虚,不敢公开这个马甲。”
  说到这里,她满脸的不好意思。
  这并不是演的,她是发自内心的不好意思。
  想到春雨文学奖和国家作协那些前辈对她的鼓励,老师宋知润对她的殷殷叮嘱,寄予厚望,她就觉得愧对他们。
  经历过后世现实文学与网络文学两个阵营的对峙,她太知道自己这个春雨文学获得者率先写出影响巨大的网文有多对不起那些前辈了。
  这相当于背叛。
  而老师宋知润也要被现实文学阵营谴责,认为他没有教导好她这个学生。
  可她从后世网络文学阵营穿来,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名与利,她不能因为这一点,就不去写网文。
  网络是新的文学载体,穿越、重生是新的题材。虽然它们必将被新的载体与题材所取代,但不可否认,在二十一世纪开始至她穿书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它们是文学界题材的主旋律。
  人要顺应时代潮流行事,否则将被时代所抛弃。
  叶嘉宜这番解释既真挚又有点好笑,卫扬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你为什么不深耕现实主义作品,反而跑到网络上写这种带着点虚幻主义的爽文呢?”卫扬用着叶嘉宜的原话引导话题的展开。
  昨天确定要采访叶嘉宜后,卫扬就给了个提问大纲,叶嘉宜是有准备的。
  “国家经济搞活了,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了,单位房子的产权改革了,商品房出现了。我们年轻人,过的生活跟父辈们可能不一样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