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第5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铎又继续道:“四点钟吃饭确实有点早,要不我们先去喝一会儿茶。我开了家茶馆,就是在附近,走过去几分钟,咱们先到那边坐坐?”
  一听茶馆,叶嘉宜的眼睛就亮了。
  开茶馆也是她的目标之一。
  前些年经济没搞活,人们能吃饱饭就是物质条件极好的了。茶叶的行情自然不好。
  可随着改开,有钱人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求也就变了。不说自己喝吧,送礼送茶叶,既养生又文雅。
  就是连叶东盛这种暴发户,都开始讲究喝茶起来。客人来了,必摆出他那套功夫茶具泡茶给客人喝,以彰显他不是暴发户,而是有文化有底蕴的人。
  随着人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茶叶就成了受追捧的东西。
  叶嘉宜记得一个资料,2000年老班章才8元一公斤,到2002年忽然就涨到了80至120元一公斤,短短两年翻了十倍有余。等到2017年,老班章古树茶头春茶涨到了8000-15000元一公斤,是2000年的一两千倍,这还是新茶,而不是老茶。2000年古树头春老班章放到2025年卖,那价格简直看不懂。
  这是一条既暴利又稳健的发财之路,她不可能放过。
  而且这茶不需要一直投入资金,可以以开茶叶店的形式获利。
  新普洱买的时候便宜,囤上几年就成了醇厚的老茶,价格可以翻上几番。以时间换金钱,经济效益也是极为可观的。
  她打算今年五月去股市捞一波,赚了钱就去云省买茶。这茶叶囤到2002年卖上一波,赚到的钱就囤房子和铺面。
  房子和铺面租出去,可以以房养房,坐等升值;茶叶则买进新茶*,卖出老茶,赚到的钱拿去多囤茶叶。周而复始,良性循环。
  把这些极有“钱”景的赚钱行当拽在手里,再有小说的版税和以后版权的赢利,她不到四十岁,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了。
  “叶小姐,你看……”赵兴邦的声音打断了叶嘉宜的美梦。
  她回过神来,问道:“赵律,你下午有空吗?”
  赵兴邦笑道:“我今天下午没安排别的工作。”
  他是叶嘉宜公司的法律顾问,叶嘉宜是以年薪的方式给他付报酬的,不按小时计算。
  叶嘉宜年纪轻轻,还在读大学呢,就创下偌大基业,以后发展不可估量。他十分看好叶嘉宜,很愿意花时间、精力为她服务。今天下午他啥活儿都没安排,就专门陪叶嘉宜。
  “行,那我们就打扰了。”叶嘉宜看向关铎,“说实话,我对茶十分感兴趣,也想开几家茶馆。”
  “那太好了。”关铎笑道,“你看看我这店怎样,可以借鉴一二。”
  一行人安步当车,去了附近的茶馆。
  茶馆名字叫“雅茗轩”,是一幢二层中式小楼,装修得十分古朴典雅。
  叶嘉宜见这小楼周围带着个小院子,用铁栅栏围着,花圃里种了一些茶,暗自乍舌。
  “冒昧问一句,关先生租这幢小楼的租金是多少?”她问道。
  茶馆是个细水长流的行当。一年的赢利怕是也付不起这幢小楼的租金。要知道s市的房子向来是十分值钱的,这种繁华地段临街的房子租金更贵。
  关铎道:“这小楼是我祖父给我的,给我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我怕毁房子,不敢往外租,就改为茶馆。”
  叶嘉宜和赵兴邦恍然。
  难怪人家开奥迪呢,原来是个富二代。
  “另外,我们也算是朋友了吧?叶小姐不必称呼我关先生,叫我名字就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