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许胡闹!”沈大人厉声喝道,沈济这才慢慢松开许太医。
  “许大人,我娘她…真的没有其他法子了吗?”沈青素压着眼泪说话,声音都变了。
  “二小姐,老夫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许慎低着头,也不知怎么安抚这一屋子沈家人的心情。
  许慎刚离府没多久,沈夫人便渐渐醒转过来。她嘴里念叨着什么,似乎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了。
  “嫣儿,嫣儿你说什么?”沈靖把耳朵凑到发妻唇边,仔细听她说了什么。
  “玉儿,玉儿…”孟嫣气若游丝,却还挂念着离家的长女,“我的玉儿…玉儿走了…”
  沈济听不下去了,他奔到门外,满脸痛苦地抱住自己的头。
  “唯民,我想…我想见见玉儿。”唯民是沈大人的字,那是他年少考取功名时心存的志向——一生为民,一生心里唯有苍生百姓。
  “好,好。见玉儿,玉儿马上就回来了,我们马上就能见到玉儿了。”沈唯民轻轻抱住妻子,答应下她的请求。
  “素素,你差人去一趟城南卖布的何家。”沈唯民把墨迹未干的信纸折好,放进信封里,“不,还是你带上家丁亲自去一趟。你把信交给何掌柜,他会明白的。”
  看着女儿一脸不解,沈唯民又嘀咕了一句,“能不能再见你姐姐一面,全看这封信了。”
  第33章 篇三:苔岑之契·沈听玉之死
  城南何记布料庄门口,白天挂着两只发旧的红灯笼。到了晚上,红灯笼就变成了黄灯笼,两只就变成了一只。了解的人都知道,晚上的一只灯笼如果挂在右边,就代表何掌柜今夜看疑难杂症;如果这一只灯笼挂左边,就代表何掌柜今夜接的并非活人的单子。
  沈家与何记来往得多,以往一入冬,沈夫人就要在何记订几匹新布料给家里人过年用。是以沈青素带着两三个家丁距离何记还有段距离时,何掌柜正嘱咐小厮换灯笼,老远就认出了沈府的车马。
  “沈二小姐,这个时辰了,您怎么…”
  “何掌柜,幸好您在。”来人定了定神,不等何掌柜招呼她进门,就把揣在怀里捂热的信递给他,“我爹,我爹让我把这封信交到您手上,说您看了就会明白的。”
  何照渠见眼前的姑娘着急上火的样子,赶紧拆开信来看。读完信后,他把信折好塞回信封里,又拍了拍刚把灯笼挂好的小厮,“小五,把灯笼取下来吧,今晚不挂了。”
  “沈二小姐且等片刻,我去去便来。”
  何照渠说话算话,走进铺子里没多久就提着一个木箱子出来了。
  “走吧二小姐,我跟您去趟沈府。”
  车马到了沈府门口,何照渠比沈青素的动作还快,不等马车停稳便蹦下了车。
  沈青素去请何照渠也不过两炷香的时间,偏偏就在这段时间里,沈夫人又呕了几次血,现下情况更差了。
  “唯民兄,我来迟了!”何照渠一拱拳,只看了一眼沈夫人的样子便打开了箱子。
  “贤弟可有把握?”沈唯民握着发妻无力的手,眼中既有期盼,亦有担忧。
  “八九不离十。”
  木箱子里放着五根白蜡烛,一面镂空雕花铜镜,一个红绳系着的金铃铛,还有一个青瓷裂纹香炉。
  “唯民兄,家里人可要回避?”何照渠叮铃咣啷忙活了一阵,手托着那个青瓷香炉问。
  “回避什么?”沈济一直蹲在门外,一听这话,赶紧冲进来,“什么天大的事儿到这个时候了还要让我们这些至亲回避?”
  沈大人瞪了沈济一眼,缓缓道,“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回避的。贤弟要做什么,但做无妨。”
  “这个味道,是兰家那块生犀角香的味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