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不知最初是谁最开始将这两种食材放在一块炒,估计是谁家外婆吧。
  萝卜干自带的甜脆与梅干菜的咸香搭在一块简直绝配。将它俩泡发后再切碎,配上喜欢的缸豆,或是大头菜干之类的食材与蒜末辣椒随便一炒,便能直接化身为一份无敌下饭菜。
  禾嫒尺和华蕾桌上的外婆菜则是和肉沫一块炒的,出锅前还撒了少许蒜叶碎为其增香。
  这份在湘西最普通的家常菜,让原本对湘西菜还有些不太适应的华蕾对当地美食好感度大大提升,还为它拍了好些特写。
  拍摄期间嘴里一直念叨:“非常简单轻松的美味。”
  看样子,她好像要将这道菜推荐给外网的网友们。
  除此之外,她对接下来的鱼杂煲期待感还变得更足了。
  ……
  和外婆菜相反,鱼杂煲上得很慢。
  慢得禾嫒尺以为厨房里的鱼得在池塘里现捞。
  她还对华蕾说:“鱼杂还是得新鲜才好吃,听说鱼不新鲜没鱼泡吃。”
  两人吃着外婆菜慢慢等,木桶里的饭都快凉了,鱼杂煲才姗姗来迟。
  将砂锅堆得满满的鱼子鱼泡被浸在橙红色的汤汁里,搁在瓦斯炉上用火温着。锅里明晃晃的各式辣椒嚣张得很,似乎在向大众宣告自己的底味。
  嗯,可能很辣。
  这么想着,禾嫒尺给自己倒了杯茶放一旁晾着,随时准备给自己降火。
  没想到鱼杂入口不仅没有想象中那么辣,还总让她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贵州?
  第233章
  为了尝到眼前这份鱼杂煲原本的味道,禾嫒尺往自己碗里加上少许山胡椒油,浇上一勺热汤混合均匀,再将锅里的鱼杂往里泡了泡,才放进嘴里。
  鱼籽的颗粒刚入口,便在嘴里逐渐散开。
  咸鲜中带着微酸辣意的鱼杂汤早已渗入每颗鱼籽的缝隙当中。
  随着咀嚼,鱼籽绵密又微微粘牙的口感充满口腔,每咬一下,它便在牙齿的缝隙之间迸开。
  再多嚼几下,山胡椒油特有的清香味,便会淡淡浮现在舌尖,赶走高蛋白鱼籽自带的少许腻味。
  果然。
  禾嫒尺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感觉。
  眼前这锅鱼杂的调味确实和贵州菜有相似之处,尤其是锅里加的新鲜番茄和山胡椒油。
  或者说木姜子油吧。
  地理不太好的禾嫒尺放下筷子,打开地图搜索湘西的位置。
  她发现湘西再往西边过去些还真是贵州,难怪饮食习惯有相似的地方。
  省与省之间的界限好像也没那么清晰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