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2 / 3)
这熊比他们想象的要灵活许多,也要暴躁许多,万灵安调转剑头,又朝它刺去。
灰熊重重地抄起爪子,笔直地拍向他的剑,无奈,万灵安只能再次调转剑头。
景暄和趁它不备,将银针朝那熊刺去,谁知它皮糙肉厚,银针居然反弹了回来,落到了地上。
“阿彩,快去!”
她企图让阿彩咬那熊一口,它的信子上也被涂了麻药。
阿彩的动作极快,电光火石之间便挪动到了灰熊的身边,争气地咬了它一口。灰熊愤怒地吼叫了一声,似乎在说,这点麻药还不能奈它何!
景暄和突然看到这灰熊胸前的毛发很稀疏,也许这便是它的死穴。
只要它露出破绽,便是他们攻击的好机会。
景暄和从袋中飞快地拿出一把胡椒粉,朝灰熊撒去,它一时失了方向,似乎被呛得团团转,肥厚的爪子到处扒拉,找不到北。
“就是现在!朝它胸前刺去!”景暄和高声道。
万灵安心领神会,立马拔剑往那处一刺,灰熊哀嚎了一声,身体向后倒去,扬起一阵尘埃。
“没气儿了吗?”景暄和还是有些惊魂未定。
万灵安过去试探了一下,点点头。
景暄和长须一口气。
村子里的人见灰熊已死,皆是兴高采烈,他们敲锣打鼓地出来,连连感激景暄和与万灵安。
躲在暗处的崔焕揉了揉鼻子,回了屋子。
他自然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于是漏夜便开始研究景暄和给他的图纸和小木匣。
崔焕自诩天生英才,丹青妙手,忙了几个时辰,终于弄清楚了孤狼图腾下面是什么图案。
他高兴地打了个响指,目光又落在小木匣之上,便拿出绘画雕刻的工具,摆弄起来。
只是那小木匣却有些恼人,他试了许多种方法,还是没有找到关键,不由得拿指尖缓缓地抚摸着翅膀图案,只觉得上面光滑无比,这手感,怎么像似曾相识一般?
第190章 宝藏秘盒(下) 万灵安知道黎振不太正……
翌日,京城。
此时的顺天府,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北风呼啸而过,吹得旌旗簌簌作响,亦像这紫禁城朝堂之上众人的心境。
今日刚上早朝,陛下便神情恹恹,黎振却让朝臣们“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些时日,他做了许多大事,几乎每日,朝堂上都会有人因为触怒他而挨了梃杖。文臣们皆是噤若寒蝉,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一个看起来如此面如冠玉、斯文尔雅的年轻人,怎会有这么狠辣的心肠。
数天前,黎振更是派人将远在无锡的东林书院给砸了,还将在书院读书的书生们全绑了起来,说他们是东林党人,意图不轨。而砸毁书院获得的院田和其他财产,则被阉党瓜分,士大夫们敢怒不敢言,偶尔有一两个不怕死的,都被黎振派人拖到了午门杖责致死。
东林党与阉党势不两立,互相攻讦,可是如今看来,阉党却占了上风,狠狠地压了东林党人一头。
黎振说,东林书院标榜“反王学”,提议回归“程朱理学”,这与如今主流的王阳明心学不符,是异端思想,不能留于世间。前任厂公魏福忠在时,手段虽然狠辣,却只是抓了东林党的人,杀鸡儆猴,而黎振却不一样,他更加的专横跋扈,甚至越来越说一不二了,竟直接命人将东林书院给砸了,只留下一块被打烂的牌匾,凄凄惨惨地留在那书院遗迹上。
东林书院的书生们痛哭流涕,十余人反抗阉党的暴行,竟直接被打晕了,阉党在书院门口挖了一个大坑,将他们活生生地埋入了坑中,本应该书声琅琅的圣地,一夜间就成了鲜血淋漓的屠宰场。
代首辅郭庭毓虽然是万灵安的门生,也很有魄力,他上书了陛下,奏折写的慷慨激昂,条缕清晰,可陛下就像将他的奏折忽略过了一般,连理都不理他,无奈,他只好下朝后与汪常青商议,另做打算。 ↑返回顶部↑
灰熊重重地抄起爪子,笔直地拍向他的剑,无奈,万灵安只能再次调转剑头。
景暄和趁它不备,将银针朝那熊刺去,谁知它皮糙肉厚,银针居然反弹了回来,落到了地上。
“阿彩,快去!”
她企图让阿彩咬那熊一口,它的信子上也被涂了麻药。
阿彩的动作极快,电光火石之间便挪动到了灰熊的身边,争气地咬了它一口。灰熊愤怒地吼叫了一声,似乎在说,这点麻药还不能奈它何!
景暄和突然看到这灰熊胸前的毛发很稀疏,也许这便是它的死穴。
只要它露出破绽,便是他们攻击的好机会。
景暄和从袋中飞快地拿出一把胡椒粉,朝灰熊撒去,它一时失了方向,似乎被呛得团团转,肥厚的爪子到处扒拉,找不到北。
“就是现在!朝它胸前刺去!”景暄和高声道。
万灵安心领神会,立马拔剑往那处一刺,灰熊哀嚎了一声,身体向后倒去,扬起一阵尘埃。
“没气儿了吗?”景暄和还是有些惊魂未定。
万灵安过去试探了一下,点点头。
景暄和长须一口气。
村子里的人见灰熊已死,皆是兴高采烈,他们敲锣打鼓地出来,连连感激景暄和与万灵安。
躲在暗处的崔焕揉了揉鼻子,回了屋子。
他自然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于是漏夜便开始研究景暄和给他的图纸和小木匣。
崔焕自诩天生英才,丹青妙手,忙了几个时辰,终于弄清楚了孤狼图腾下面是什么图案。
他高兴地打了个响指,目光又落在小木匣之上,便拿出绘画雕刻的工具,摆弄起来。
只是那小木匣却有些恼人,他试了许多种方法,还是没有找到关键,不由得拿指尖缓缓地抚摸着翅膀图案,只觉得上面光滑无比,这手感,怎么像似曾相识一般?
第190章 宝藏秘盒(下) 万灵安知道黎振不太正……
翌日,京城。
此时的顺天府,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北风呼啸而过,吹得旌旗簌簌作响,亦像这紫禁城朝堂之上众人的心境。
今日刚上早朝,陛下便神情恹恹,黎振却让朝臣们“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些时日,他做了许多大事,几乎每日,朝堂上都会有人因为触怒他而挨了梃杖。文臣们皆是噤若寒蝉,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一个看起来如此面如冠玉、斯文尔雅的年轻人,怎会有这么狠辣的心肠。
数天前,黎振更是派人将远在无锡的东林书院给砸了,还将在书院读书的书生们全绑了起来,说他们是东林党人,意图不轨。而砸毁书院获得的院田和其他财产,则被阉党瓜分,士大夫们敢怒不敢言,偶尔有一两个不怕死的,都被黎振派人拖到了午门杖责致死。
东林党与阉党势不两立,互相攻讦,可是如今看来,阉党却占了上风,狠狠地压了东林党人一头。
黎振说,东林书院标榜“反王学”,提议回归“程朱理学”,这与如今主流的王阳明心学不符,是异端思想,不能留于世间。前任厂公魏福忠在时,手段虽然狠辣,却只是抓了东林党的人,杀鸡儆猴,而黎振却不一样,他更加的专横跋扈,甚至越来越说一不二了,竟直接命人将东林书院给砸了,只留下一块被打烂的牌匾,凄凄惨惨地留在那书院遗迹上。
东林书院的书生们痛哭流涕,十余人反抗阉党的暴行,竟直接被打晕了,阉党在书院门口挖了一个大坑,将他们活生生地埋入了坑中,本应该书声琅琅的圣地,一夜间就成了鲜血淋漓的屠宰场。
代首辅郭庭毓虽然是万灵安的门生,也很有魄力,他上书了陛下,奏折写的慷慨激昂,条缕清晰,可陛下就像将他的奏折忽略过了一般,连理都不理他,无奈,他只好下朝后与汪常青商议,另做打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