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第258节(3 / 4)
在绍治帝阅读贾璋的奏折时,杨宗祯和叶士高也收到了贾璋的私信。
金米的成功,让这对师徒心中无比欢悦。
他们一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富足安乐,二是为了贾璋通畅光明的前程。
不知道陛下会怎样赏赐他的徒孙/徒弟呢?
但是,不论陛下怎样赏赐贾璋,贾璋与杨门的未来都已经稳了。
因为,只要有贾璋在,只要杨门不作死,杨门就会一直在朝中保持着声量……
派系传承有序,后辈宏图大展。
这世上,哪还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
杨宗祯和叶士高都在庆祝这件喜事时喝醉了,绍治帝和太子殿下同样在庆祝这件喜事时喝醉了。
他们喝醉了,但贾璋没有。
他的头脑,一直都很清醒。
所以,在听到绍治帝赐他荫子名额与蟒袍玉带后,贾璋脸上挂上了难以自抑的欣喜。
但他心里,却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冷静。
在供奉圣旨时,贾璋心中还在想,还好他现在不在京中。
要不然,就太树大招风了。
现在这样就很好。
他不在京中,即便有人钻营,皇帝与内阁也看不见他被人攀附的场景。
如此一来,上面的人猜疑他的几率就大大下降了。
还有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在看不到他周边情况的前提下,更是找不到弹劾他的正当理由……
不过贾璋琢磨着,御史们大概也不会那么没眼色。
金米高产,他刚刚立了大功。
若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在现在这个时候弹劾他,岂不是会被外人讥讽,说他们是妒贤嫉能的小人?
所以,贾璋才猜测他们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来。
等过些日子,风头过去了,贾璋就不用担心树大招风惹人眼的问题了。
因为金米的丰收,津海行省的老百姓全都喜气洋洋的。
金米的产量有六石那么多!种植金米的土地又不用交粮税!
他们今年冬天都不会挨饿了!
等到把粮食卖了后,他们就去扯布做新衣裳,再买点饴糖给家里孩子甜甜嘴。
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今年也能过一个好年了。
在京中君臣与津海百姓都在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时,贾璋已经开始伏案编纂起农书来了。 ↑返回顶部↑
金米的成功,让这对师徒心中无比欢悦。
他们一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富足安乐,二是为了贾璋通畅光明的前程。
不知道陛下会怎样赏赐他的徒孙/徒弟呢?
但是,不论陛下怎样赏赐贾璋,贾璋与杨门的未来都已经稳了。
因为,只要有贾璋在,只要杨门不作死,杨门就会一直在朝中保持着声量……
派系传承有序,后辈宏图大展。
这世上,哪还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
杨宗祯和叶士高都在庆祝这件喜事时喝醉了,绍治帝和太子殿下同样在庆祝这件喜事时喝醉了。
他们喝醉了,但贾璋没有。
他的头脑,一直都很清醒。
所以,在听到绍治帝赐他荫子名额与蟒袍玉带后,贾璋脸上挂上了难以自抑的欣喜。
但他心里,却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冷静。
在供奉圣旨时,贾璋心中还在想,还好他现在不在京中。
要不然,就太树大招风了。
现在这样就很好。
他不在京中,即便有人钻营,皇帝与内阁也看不见他被人攀附的场景。
如此一来,上面的人猜疑他的几率就大大下降了。
还有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在看不到他周边情况的前提下,更是找不到弹劾他的正当理由……
不过贾璋琢磨着,御史们大概也不会那么没眼色。
金米高产,他刚刚立了大功。
若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在现在这个时候弹劾他,岂不是会被外人讥讽,说他们是妒贤嫉能的小人?
所以,贾璋才猜测他们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来。
等过些日子,风头过去了,贾璋就不用担心树大招风惹人眼的问题了。
因为金米的丰收,津海行省的老百姓全都喜气洋洋的。
金米的产量有六石那么多!种植金米的土地又不用交粮税!
他们今年冬天都不会挨饿了!
等到把粮食卖了后,他们就去扯布做新衣裳,再买点饴糖给家里孩子甜甜嘴。
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今年也能过一个好年了。
在京中君臣与津海百姓都在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时,贾璋已经开始伏案编纂起农书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