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豫二十多小时没睡觉的脑袋嗡嗡响,她在脑袋里搜索着江淮路在哪儿。噢,想起来啦。“对,离我们高中不远,大概五站公交车吧。他们家的浇头最好吃。我在美国做过几次都做不出来一样的味道。”
  江淮路在老城区的南面。南城的马路本来就狭窄,又被临时停放的车辆挤得更加难以行走。
  李江扫了眼手机导航,还有不到七百米的距离。他把车子停靠在路边,“里面只会更堵,车子停这儿,我们走几步过去。”
  李豫点点头,她从背包里取出手机和小卡包,又把背包丢回车后座。雨下得不大,她就没接父亲递过来的雨伞。
  走过前方拐角,来到江淮路,果然和老李预想的一样。
  不宽敞的江淮路被临时停靠的车辆逼成单行道。路上还有不时逆行的电动车和四处找空隙的送货车,本不顺畅的道路雪上加霜。
  李江经过一家很火的面包店时,指给她看,“一会儿可以来买些他们家的面包。江城这几年开了很多店,几乎每家店都要排队。”
  李豫顺着大落地橱窗看到店内热火朝天的消费场景,心里感叹道,新消费在国内和国外果然是两幅天地。她嘴上应下父亲的话,“好,吃完面后进店看看。”
  面馆里,父女两人各点一份家常面。李江先尝一口,“味道的确不错。你是怎么发现这家店的?”
  她掰开一次性筷子,刮着筷子上的毛刺,说,“高中的时候,从玉哥带我来过。”
  老李心说,难怪,“从玉他去年回国工作,现在在建游乐场。前几天还来家里坐过一会儿。”
  傅从玉五岁时在江城差点被人贩子拐走。人贩子带着他在江城汽车站准备乘坐大巴车离开时,被出差回江城的老李救下,从此他成了李家常客。
  李豫先喝一口汤,真香,“嗯,我知道。他去年和我说过的。他们公司要建一个主题公园,他就申请调岗回来。”
  老李吃着面,嘴一直没闲下来,“你唐叔叔说小宋过些天也要回来。”
  这个消息,李豫还不知道。唐宋是老李战友兼领导的孩子,也是傅从玉的好同学和好基友。
  她挑起面,吹着热气,问,“哦,他休假回来还是干什么?”
  老李开启八卦模式,“小宋也回江大教书。他的教职比你高,是副教授。听说,燕大也给他副教授的offer,不过小宋还是选择母校。”
  李豫边吃面边听八卦,她家老李了解得真多,比她这个同龄人都了解唐宋和傅从玉的现状。
  在老李嘴巴叭叭地八卦时,她已经吃完一碗面。如果不是怕吃多不舒服,她恨不得再来一碗。
  反倒是老李,面没扒拉吃几口,大部分时间都在叨叨,这不还没停下来,“小宋这孩子念旧呀。从江大出去,现在反哺母校。”
  嗨,老李上年纪后不仅唠叨还爱脑补。
  李豫没阻止老父亲的脑补,反而顺着他的话,夸奖道,“人家博士四年毕业,博后两年就拿到母校的教职,现在又拿到本科母校的副教授。真是好孩子。”
  老李接着说,“你们三个都是好孩子。学业和工作都顺利,就是这婚姻大事怎么都不顺利。一个个都是单身,连个男女朋友都没有。”
  李豫这下听不下去,“爸,可以停下啦。我需要辟谣一下,我是没有男朋友。傅从玉和唐宋有没有男女朋友,咱们不清楚,可别瞎说。”
  老李把纸巾丢到她手里,“瞎说的是你。什么有没有男女朋友,是女朋友。从玉他没有,我前几天刚问过。”
  李豫吃完面后,脑袋居然清醒了很多,“您就安安稳稳等退休吧。退休后回老家种茶还是遛狗都随您,就是别瞎操心我们。”
  老李碗里的面已经坨成一团,他喝着杯子里的柠檬水,“说的什么话,从玉和小宋轮不到我操心。你是我姑娘,我能不操心么?”
  李豫看着他,问,“面不吃啦?不吃我们回家?”
  老李随李豫出面馆,他还在继续刚刚的话题,“如果你实在找不到男朋友,我跟从玉说说,让他给你介绍一个?他工作的是大公司,认识的人比你多。”
  李豫听到这话差点踉跄到崴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