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4)
他们先将他们的发现详细地给宋局等人汇报了一遍。
最后,连峙总结道:“也就是说,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一号凶手就是纪茂学,一号死者和六号死者都是他杀的。”
“二号死者和七号死者都是二号凶手杀的。”
“我们或许可以着重研究一下二号死者和七号死者的情况,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新发现。”
宋局等人:“好。”
二号死者潘玲玲,23岁,2003年2月1号,一个钢铁厂的搬运工下班途中,路过阳台街的一条小巷子的时候,发现了她的尸体。
那条小巷子位于阳台街深处,附近原本都是钢铁厂的职工房,但是早在十五年前,钢铁厂就搬到城外去了,所以那些职工房后来也就慢慢废弃了。
也正因为如此,犯罪现场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事后,高院市公安局在死者身边找到了一枚新鲜且完整的烟蒂。
从那枚烟蒂上,他们提取到了一组dna。
随后,高院市公安局给辖区内,所有的适龄男人做起了dna鉴定。
一个多月后,他们终于有了发现。
一个名叫王伦的卷烟厂的职工的dna,跟那枚烟蒂上提取到的dna高度重合了。
他们当即就振奋了起来。
顺着这条线索,他们查到了王伦的堂哥,在高院市师范专科学校当老师的王仓身上。
经过比对,王仓的dna跟那枚烟蒂上的完全一致。
只可惜的是,就在他们查到王仓身上的半个月前,王仓因为一场车祸去世了。
虽然他们最终也没有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件案子算是告破了。
所以当时高院市公安局食堂连着摆了三天的庆功宴。
然而仅仅只是一个星期后,也就是4月1号这天,三号死者的尸体就被人发现了。
显然,已经去世的王仓不是这件案子的凶手。
最终,高院市公安局只能认为,王仓应该是在案发之前经过过案发现场,然后在案发现场留下了那枚烟蒂。
看到那枚烟蒂的照片,连峙的眉头突然就皱了起来。
“案发现场的其他照片呢,给我看看。”
听见这话,余天和等人连忙在那堆卷宗里翻了起来,很快,他们就将所有的案发现场的照片都找了出来。
在看完那些照片之后,连峙给出结论:“那枚烟蒂不是王仓经过案发现场时留下来的,而是凶手故意扔出来的,迷惑我们的烟雾弹。”
宋局等人:“什么?”
连峙:“因为案发现场的地面上,连一丁点的烟灰都没有。”
听见这话,余天和当即就又把那些照片抢了回去。
结果事实还真就像连峙所说的那样。 ↑返回顶部↑
最后,连峙总结道:“也就是说,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一号凶手就是纪茂学,一号死者和六号死者都是他杀的。”
“二号死者和七号死者都是二号凶手杀的。”
“我们或许可以着重研究一下二号死者和七号死者的情况,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新发现。”
宋局等人:“好。”
二号死者潘玲玲,23岁,2003年2月1号,一个钢铁厂的搬运工下班途中,路过阳台街的一条小巷子的时候,发现了她的尸体。
那条小巷子位于阳台街深处,附近原本都是钢铁厂的职工房,但是早在十五年前,钢铁厂就搬到城外去了,所以那些职工房后来也就慢慢废弃了。
也正因为如此,犯罪现场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事后,高院市公安局在死者身边找到了一枚新鲜且完整的烟蒂。
从那枚烟蒂上,他们提取到了一组dna。
随后,高院市公安局给辖区内,所有的适龄男人做起了dna鉴定。
一个多月后,他们终于有了发现。
一个名叫王伦的卷烟厂的职工的dna,跟那枚烟蒂上提取到的dna高度重合了。
他们当即就振奋了起来。
顺着这条线索,他们查到了王伦的堂哥,在高院市师范专科学校当老师的王仓身上。
经过比对,王仓的dna跟那枚烟蒂上的完全一致。
只可惜的是,就在他们查到王仓身上的半个月前,王仓因为一场车祸去世了。
虽然他们最终也没有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件案子算是告破了。
所以当时高院市公安局食堂连着摆了三天的庆功宴。
然而仅仅只是一个星期后,也就是4月1号这天,三号死者的尸体就被人发现了。
显然,已经去世的王仓不是这件案子的凶手。
最终,高院市公安局只能认为,王仓应该是在案发之前经过过案发现场,然后在案发现场留下了那枚烟蒂。
看到那枚烟蒂的照片,连峙的眉头突然就皱了起来。
“案发现场的其他照片呢,给我看看。”
听见这话,余天和等人连忙在那堆卷宗里翻了起来,很快,他们就将所有的案发现场的照片都找了出来。
在看完那些照片之后,连峙给出结论:“那枚烟蒂不是王仓经过案发现场时留下来的,而是凶手故意扔出来的,迷惑我们的烟雾弹。”
宋局等人:“什么?”
连峙:“因为案发现场的地面上,连一丁点的烟灰都没有。”
听见这话,余天和当即就又把那些照片抢了回去。
结果事实还真就像连峙所说的那样。 ↑返回顶部↑